[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高拱坝应力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24859.5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5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梁蔚;余信江;田亚岭;郑谦;杨胜梅;张启灵;胡超;胡蕾;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7;G06N3/006;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监测 数据 拱坝 应力 预测 模型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高拱坝应力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应变计组应力计算:结合高拱坝无应力计和应变计组监测数据,计算高拱坝单轴应变;根据计算的高拱坝单轴应变,结合混凝土试验得到的弹性模量和徐变度公式,通过变形法计算高拱坝的应力;
S2:LightGBM高拱坝应力预测模型建立:将步骤S1计算所得高拱坝的应力和确定的高拱坝应力影响因素划分训练集和预测集,基于划分的训练集和预测集以及LightGBM算法建立高拱坝应力预测模型;
S3:种群初始化:设置麻雀搜索算法的相关参数和LightGBM超参数的范围,使用Tent混沌映射理论和折射反向学习初始化超参数的麻雀种群;
S4:最优超参数计算:利用步骤S2建立的LightGBM高拱坝应力预测模型对训练集进行训练,计算麻雀个体对预测集的适应度值;更新发现者、加入者和侦察者位置,计算麻雀种群适应度值;利用自适应t分布对所有麻雀位置进行变异,更新麻雀种群位置;判断算法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不满足则返回计算麻雀个体的适应度值,满足则输出最优超参数;
S5:可解释的高拱坝应力预测模型建立:根据步骤S4计算的最优超参数,引入SHAP框架,建立可解释的LightGBM高拱坝应力预测模型,所述可解释的LightGBM高拱坝应力预测模型用于评估高拱坝应力影响因素的重要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高拱坝应力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应变计组应力计算的具体步骤如下:
S11、结合高拱坝无应力计监测数据,建立无应力计统计模型方程:
ε0=a0+a1T+a2t+a3Ln(1+t)+a4ekt (1)
式中:ε0为无应力计实测值,T为无应力计当前测点温度,t为距分析起始日期的时间长度,a0,a1,a2,a3,a4为回归系数,k取-0.01;
S12、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步骤S11中的回归系数,结合高拱坝应变计组监测数据,扣除混凝土自由体积变形得到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εn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应变计组某一方向应变的实测值,为应变计组实测温度的平均值;
S13、任一方向n的应力应变εn与正应变、切应变满足如下关系:
εn=εxl2+εym2+εzn2+γxylm+γyzmn+γzxnl (3)
式中:εx、εy、εz是x、y、z坐标轴向的正应变,γxy、γyz、γzx是xy、yz、zx坐标面上的切应变,l、m、n是方向余弦,l=cos(n,x)、m=cos(n,y)、n=cos(n,z);
解如下方程组将实测应变转换为正应变和切应变:
En=Aε (4)
式中:En是各向应变计扣除自由体积变形后应变εn的向量,A是l、m、n构成的系数矩阵,ε是正应变和切应变的向量;
S14、应变计组单轴应变的计算式如下:
式中:ε′x、ε′y、εz′是x、y、z坐标轴向的单轴应变,γy′z、γx′z,、γx′y是xy、yz、zx坐标面上的单轴应变;
S15、将单轴应变过程线划分为一系列不等的时段,采用以下加载方式计算各时段应力增量:
式中:τi为第i个计算时段的终点龄期;为第i个计算时段的中点龄期,εi′为第i个计算时段终点龄期的单轴应变;为时刻混凝土的瞬时弹性模量;表述以为加荷龄期持续到τi的徐变度度;表示以龄期加荷单位应力持续到τi的总变形的导数,称为τi时刻的持续弹性模量;Δσ(τi)为τi时刻的应力增量;
叠加得到任一时刻的应力:
式中:σ(τn)为任一时刻τn的拱向、径向或垂直向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48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