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光效高显指复合荧光陶瓷光纤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016472.5 | 申请日: | 2023-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5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刘明源;祝吕;魏聪;邵岑;康健;周春鸣;周天元;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44 | 分类号: | C04B35/44;C04B35/50;C04B35/505;C04B35/622;C04B35/64;G02B6/02 |
| 代理公司: | 徐州千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56 | 代理人: | 周敏 |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光效高显指 复合 荧光 陶瓷 光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光效高显指复合荧光陶瓷光纤,其特征在于,由荧光陶瓷纤芯和荧光陶瓷包层组成,所述荧光陶瓷纤芯的化学式为(RE1-xCex)3Al5O12,0.0001≤x≤0.005,其中RE为Y或Lu;所述荧光陶瓷包层的化学式为(A1-yCey)3(Al1-zBz)5O12,0.001≤y≤0.01,0.001≤z≤0.08,其中A为Y或Lu,B为Mn或Cr;
所述复合荧光陶瓷光纤的直径为0.15~1 mm,其中纤芯直径0.05~0.2 mm。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光效高显指复合荧光陶瓷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1)按照化学式(RE1-xCex)3Al5O12,0.0001≤x≤0.005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各高纯氧化物原料粉体,其中RE为Y或Lu;将各原料粉体混合,并加入烧结助剂、分散剂、磨球、无水乙醇组成预混液,球磨得到混合浆料;球磨结束后烘干浆料,过筛,除杂处理后得到凝胶注模成型的纤芯陶瓷粉体;
(2)按照化学式(A1-yCey)3(Al1-zBz)5O12,0.001≤y≤0.01,0.001≤z≤0.08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各高纯氧化物原料粉体,其中,A为Y或Lu,B为Mn或Cr;将各原料粉体混合,并加入烧结助剂、分散剂、磨球、无水乙醇组成预混液,球磨得到混合浆料;球磨结束后烘干浆料,过筛,除杂处理后得到凝胶注模成型的包层陶瓷粉体;
(3)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陶瓷粉体分别配制成凝胶体系的浆料,纤芯层制备所用浆料真空除泡后注入细直径毛细玻璃管中,干燥后形成荧光陶瓷光纤素坯;通过排胶、真空烧结、退火抛光后得到荧光陶瓷纤芯;
(4)将步骤(3)得到的荧光陶瓷纤芯置于粗直径毛细玻璃管中间位置,四周注入包层制备所用浆料,干燥后依次通过排胶、真空烧结、退火抛光后得到复合荧光陶瓷光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光效高显指复合荧光陶瓷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烧结助剂为MgO和TEOS,加入的量分别为原料粉体总量的0.2~0.7 wt.%和0.4~0.6 wt.%;所述分散剂为PEI,加入的量为原料粉体总量的0.2~0.5wt.%;球磨转速为170~260 r/min,球磨时间为24~36 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光效高显指复合荧光陶瓷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烘干温度为50~120 ℃,筛网目数为80~300目,除杂温度为800~110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光效高显指复合荧光陶瓷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凝胶体系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体系和PIBM体系的一种,所述浆料固含量在52~56 vo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光效高显指复合荧光陶瓷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干燥温度为25~60 ℃,时间为12~48 h;所述排胶机制为:室温下以0.2~5 ℃/min升温到500 ℃,再以5~10 ℃/min升温到900 ℃,在900 ℃保温5~8h。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光效高显指复合荧光陶瓷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真空烧结温度为1700~1800 ℃,保温时间为8~20 h。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光效高显指复合荧光陶瓷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退火温度为1400~1450 ℃,保温时间为10~20 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64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