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15071.8 | 申请日: | 2023-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9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耿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志军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B60L53/16;B60L53/1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凯谦巨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3 | 代理人: | 张彦鹏 |
| 地址: | 35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化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涉及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下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风机,所述承接板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底部对称开设有散热窗。本发明通过将充电枪与汽车充电口相连接,并通过导线的配合,用于对汽车的充电,通过将盖板与限位槽相互对应,并通过磁吸块的吸附配合,实现将盖板与箱体相互贴合固定,用于对装置充电机构的隐藏固定,避免充电机构长期裸露在外界环境中,能够有效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和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通常采用室外充电桩能源供给。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811167493.2中公开有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虽然,当汽车撞击机体时,推动机体和安装机构在底板的顶面滑动,使安装机构底面的连接机构与底板顶面的连接机构分开,从而使机体断开电源,避免机体漏电,但是,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装置的充电机构长期裸露在外界环境中,高温雨雪天气情况下,容易对充电机构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不具备对装置内部电器元件进行降温散热的功能,高温天气容易降低装置的运行稳定程度。
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解决了装置的充电机构长期裸露在外界环境中,高温雨雪天气情况下,容易对充电机构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不具备对装置内部电器元件进行降温散热的功能,高温天气容易降低装置的运行稳定程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下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风机,所述承接板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底部对称开设有散热窗,所述箱体的一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外壁底部对称开设有通风槽,所述箱体靠近箱门的一侧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箱体靠近挡板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箱体的外壁顶部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杆;
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棚,所述箱体远离箱门的一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尾门,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导板,所述箱体的内壁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杆,多个所述安装杆的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板,多个所述安装杆的外表面对称活动连接有活动板,多个所述安装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内壁设有导线,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外壁对称固定安装有磁吸板,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外表面设有收卷机构,两个所述收卷机构的外壁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收卷机构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盖板,两个所述盖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握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志军,未经耿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50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