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型便梁双重铁路架空移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13303.6 | 申请日: | 202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6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阮班席;张保国;郑传敖;赵岩;李金峰;方延安;杨浩;程先意;安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江腾铁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7/00 | 分类号: | E01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便梁 双重 铁路 架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D型便梁双重铁路架空移梁方法,属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架设D型便梁;S2:开挖横向条形基础基坑;S3:架设支墩开挖挖孔桩;S4:吊装下放钢筋笼;S5:浇筑混凝土形成条形基础;S6:将D型便梁移至条形基础上;S7:开挖施工基坑,两排施工基坑挖孔防护桩施工,下放预制防护桩;S8:冠梁;S9:通过角钢和U型卡分别将四根纵梁固定在两排预制防护桩冠梁和D型便梁的横梁间,通过拉杆支撑提高纵梁支撑强度;S10:拆除、纵移原D型便梁并重新安装;本发明无需临时回填桩位周边道床恢复铁路,杜绝路基回填质量不达标造成列车晃车风险发生,同时减少对列车运营的干扰,而且能够杜绝材料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D型便梁双重铁路架空移梁方法。
背景技术
D型便梁架空是下穿既有铁路桥涵工程中常见的线路加固方式,由于D型便梁在安装时只能布置为简支梁,因此现在常用的D型便梁移梁工法是先用D型便梁临时架空线路,再在轨道下掏槽施工支点桩,再临时回填桩位周边道床恢复铁路,后纵移D型便梁重新安装加固铁路。
现有常用的D型便梁移梁工法存在以下弊端:1、移梁作业前,需先回填路基和道碴,临时恢复线路,一旦路基回填质量不达标容易造成列车晃车风险;2、从临时恢复线路到移梁的周期较长,回填路基、回填道碴、拆除便梁,方枕及线路捣固、移梁及安装作业都需要在封锁点内施工,对列车运营干扰大;3、临时恢复线路过程中需先回填路基、道碴,待移梁作业完成后再次挖除,工作量重复,材料浪费较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D型便梁双重铁路架空移梁方法,具有杜绝路基回填质量不达标造成列车晃车风险发生,减少对列车运营的干扰,杜绝材料浪费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D型便梁双重铁路架空移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既有铁路路基上架设D型便梁;
S2:在D型便梁的下方开挖横向条形基础基坑;
S3:在横向条形基础基坑内架设支墩开挖挖孔桩,直至挖至设计标高停止;
S4:向挖孔桩内吊装下放钢筋笼;
S5:向挖孔桩和横向条形基础基坑内浇筑混凝土,等混凝土达到强度形成条形基础;
S6:将D型便梁移至条形基础上,完成D型便梁临时架空既有铁路;
S7:在适配位置开挖施工基坑,采用跳桩法进行两排施工基坑挖孔防护桩施工,下放预制防护桩;
S8:两排预制防护桩冠梁;
S9:将四根纵梁等间距放置在D型便梁的横梁与两排预制防护桩冠梁间,通过角钢将四根纵梁固定在两排预制防护桩冠梁的顶端,通过拉杆支撑四根纵梁,提高纵梁支撑强度,通过U型卡将四根纵梁固定在D型便梁的横梁的底端;
S10:四根纵梁固定完成,拆除、纵移原D型便梁并重新安装,同时可通过纵梁架空形成的施工基坑完成桥涵施工。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钢筋笼是分节吊装下放,而且相邻的钢筋笼间采用螺纹套筒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混凝土浇筑采用的是泵送浇筑的方式。
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适配位置指代桥涵施工位置。
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挖孔防护桩施工过程中,施工基坑内装配旋转式喷淋降尘系统。
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防护桩的直径是1.5-2m,相邻防护桩的桩间间距是2-3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江腾铁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江腾铁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33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应器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 下一篇:空穴传输材料和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