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裂缝宽度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09841.8 | 申请日: | 2023-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1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省;薛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7/62 | 分类号: | G06T7/62;G06T19/00;G06T7/73;G06T7/90;G06Q50/08;G01B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毛宏宝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增强 现实 建筑 裂缝 宽度 计算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基于增强现实的空间转换关系;所述空间转换关系用于基于真实的建筑环境对增强现实设备的摄像头的位置进行校正;
基于所述空间转换关系,确定裂缝测量对象的测量平面;
基于预设拍摄距离确定图像采集点,在所述图像采集点采集所述裂缝测量对象的裂缝图像;
基于预设数量转换关系,获取所述裂缝图像的像素坐标系;所述预设数量转换关系为所述增强现实设备的摄像头空间坐标系与像素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裂缝图像的像素坐标系,计算裂缝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空间转换关系,确定裂缝测量对象的测量平面,包括:
基于所述真实的建筑环境对应的物理世界坐标系与虚拟世界坐标系,获取第一转换关系;所述第一转换关系为物理世界坐标系与虚拟世界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第一转换关系,获取摄像头空间坐标系;
基于所述摄像头空间坐标系,确定所述裂缝测量对象的测量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拍摄距离确定图像采集点,包括:
建立以所述裂缝测量对象为圆心,以所述预设拍摄距离为半径的圆周区域为可选区域;
在所述可选区域选取所述图像采集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拍摄距离确定图像采集点还包括:
若在所述可选区域内未选择到图像采集点,则调整所述预设拍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量转换关系包括第二预设转换关系和第三预设转换关系;所述第二预设转换关系为摄像头空间坐标系与图像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预设转换关系为图像坐标系与像素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基于预设数量转换关系,获取所述裂缝图像的像素坐标系,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预设转换关系和所述摄像头空间坐标系,获取所述裂缝图像的图像坐标系;
基于所述裂缝图像的图像坐标系及所述第三预设转换关系,获取所述裂缝图像的像素坐标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裂缝图像的像素坐标系,计算裂缝的宽度,包括:
对所述裂缝图像进行灰度形态学处理,基于所述裂缝图像的像素在所述像素坐标系中的位置,获取所述裂缝图像的像素灰度;
根据预设的裂缝宽度与像素灰度的对应关系,计算所述裂缝的宽度。
7.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裂缝宽度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校正模块,用于获取基于增强现实的空间转换关系;所述空间转换关系用于基于真实的建筑环境对增强现实设备的摄像头的位置进行校正;
测量平面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空间转换关系,确定裂缝测量对象的测量平面;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拍摄距离确定图像采集点,在所述图像采集点采集所述裂缝测量对象的裂缝图像;
像素获取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数量转换关系,获取所述裂缝图像的像素坐标系;所述预设数量转换关系为所述增强现实设备的摄像头空间坐标系与像素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裂缝图像的像素坐标系,计算裂缝的宽度。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9.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98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