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光伏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07513.4 | 申请日: | 202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6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鲁伟文;刘朝晖;刘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上古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H02S4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维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827 | 代理人: | 吴永伟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光伏板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太阳能光伏板中光伏组件在当前时刻的第一温度;当第一温度超出适宜温度范围时,获取光伏组件在第一时长内的环境值,适宜温度范围内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最大;根据环境值,确定光伏组件在第一时长后的第二温度;若第二温度超出适宜温度的幅度大于第一温度超出适宜温度范围的幅度,则确定环境值在第一时长内的变化为正骤变,确定将光伏组件从第二温度调回至适宜温度范围内的增益功率,若增益功率为正,则根据第二温度调节光伏组件的温度;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对光伏组件调温的过程中,避免功率的无效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越来越大,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通过光伏发电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光伏组件、控制器以及逆变器三部分组成,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在光伏板发电的过程中,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受到电池表面温度、日照强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一定适宜温度范围内,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最大。
目前,当光伏组件的温度超出适宜温度范围后,为了保证光伏板能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光伏组件进行调温,但在对光伏组件进行调温的过程中或者调温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自然环境的骤变,使得光伏组件原本可在一定时间内恢复到适宜温度范围内,或者使得调温后的光伏组件又超出适宜温度范围,导致调温消耗的功率反而超过光伏组件在适宜温度范围内产生的功率,反而造成了功率的损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在对光伏组件调温的过程中,避免功率的无效损耗。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伏板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太阳能光伏板中光伏组件在当前时刻的第一温度;
当所述第一温度超出适宜温度范围时,获取所述光伏组件在第一时长内的环境值,所述适宜温度范围内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最大;
根据所述环境值,确定所述光伏组件在所述第一时长后的第二温度;
若所述第二温度超出所述适宜温度的幅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超出所述适宜温度范围的幅度,则确定所述环境值在第一时长内的变化为正骤变,确定将所述光伏组件从所述第二温度调回至所述适宜温度范围内的增益功率,若所述增益功率为正,则根据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所述光伏组件的温度;
若所述第二温度处于所述适宜温度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环境值在第一时长内的变化为负骤变,不调节所述光伏组件的温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光伏组件的温度超过适宜温度范围时,首先分析在第一时长后环境值对光伏组件温度的影响,若环境值发生正骤变,再考虑光伏组件的增益功率,若增益功率为正,则说明调节光伏组件可以产生功率增益,则根据第一时长后光伏组件的第二温度对光伏组件的温度进行调节,可以在对光伏组件进行调温的过程中,使得光伏组件保持在一定适宜温度范围内,避免功率的无效损耗。
可选的,所述确定将所述光伏组件从所述第二温度调回至所述适宜温度范围内的增益功率,包括:
确定所述光伏组件从所述第二温度调回至所述适宜温度范围内所需要消耗的损耗功率;
确定所述光伏组件在所述第二温度下产生的第一功率;
确定所述光伏组件处于所述适宜温度范围内时产生的第二功率;
将所述第二功率与所述第一功率作差,得到补偿功率;
将所述补偿功率与所述损耗功率作差,得到增益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上古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上古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75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