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网与并网的无缝切换方法及户用储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80003277.2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9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辉;王大庆;陈松;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富兰瓦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汇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6 | 代理人: | 朱业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网 无缝 切换 方法 户用储能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户用储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离网与并网的无缝切换方法及户用储能系统,包括:在并网状态下,主机判断出市电异常时,并网工作模式关闭;主机的锁相源从市电切换至自振态;主机通知从机切换锁相源并向从机发送锁相结果;从机的锁相源切换至主机的自振态并进行锁相;从机锁相结束时市电的输入开关断开;输入开关断开后离网工作模式开启;在离网状态下,主机判断出市电正常时,主机的锁相源从自振态切换至市电;主机通知从机切换锁相源并向从机发送锁相结果;从机的锁相源切换至市电并进行锁相;从机锁相结束后市电的输入开关闭合;输入开关闭合前离网工作模式关闭,输入开关闭合后并网工作模式开启,采用本申请可实现并网和离网的无缝切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户用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网与并网的无缝切换方法及户用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市电可为一切生产场所供电,但市电电网也存在因为变压器损坏或者线路检修等原因断电,这就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在数据中心、大型企业、酒店和银行等场合上通常需要持续不间断的供电,通常这些场合都会有备用的发电设备或户用储能系统,当检测到市电断电时,要求发电设备或户用储能系统自动启动供电。在市电恢复后,要求发电机组和市电并网后再停机,进而避免切换过程中再次断电对生产生活造成的不便。
而现有的技术中,户用储能系统均是在检测到断电后再进行自启动,导致供电出现中断。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离网与并网的无缝切换方法及户用储能系统,确保市电断电时离网与并网无缝切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离网与并网的无缝切换方法,包括:
在并网状态下,主机判断出市电异常时,并网工作模式关闭;主机的锁相源从市电切换至自振态;主机通知从机切换锁相源并向从机发送锁相结果;从机的锁相源切换至主机的自振态并进行锁相;从机锁相结束时市电的输入开关断开;输入开关断开后离网工作模式开启;
在离网状态下,主机判断出市电正常时,主机的锁相源从自振态切换至市电;主机通知从机切换锁相源并向从机发送锁相结果;从机的锁相源切换至市电并进行锁相;从机锁相结束后市电的输入开关闭合;输入开关闭合前离网工作模式关闭,输入开关闭合后并网工作模式开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户用储能系统,包括能源管理模块、能源网关、智能配电模块、至少一个储能子系统;
所述能源管理模块包括能源管理单元和通信网关;所述能源管理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储能子系统进行充电和放电,所述通信网关被配置为检测整个户用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并与物联网云平台进行通信;
所述能源网关被配置为在市电停电时切断市电与户用储能系统的连接,在市电来电时恢复市电与户用储能系统的连接;
所述智能配电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储能子系统的通断以及控制负载和供电设备的接入;
所述储能子系统包括电池管理模块、储能电池模块、至少一个功率变换器;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被配置为对储能电池模块进行充放电管理和信号采集,所述功率变换器被配置为将交流电转换成储能电池模块可充电的直流电以及在储能电池模块放电时将直流电转换成可并网及家庭负载使用的交流电;
在并网状态下,所述能源管理模块判断出市电异常时,并网工作模式关闭;所述能源管理模块的锁相源从市电切换至自振态;所述能源管理模块通知所述功率变换器切换锁相源并向所述功率变换器发送锁相结果;所述功率变换器的锁相源切换至所述能源管理模块的自振态并进行锁相;所述功率变换器锁相结束时市电的输入开关断开;输入开关断开后离网工作模式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富兰瓦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富兰瓦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80003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尘器吸嘴
- 下一篇:电子元器件引脚的固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