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火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223612847.4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18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阁;周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鑫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1/01;H01B7/02;H01B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文科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电缆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火电缆,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若干芯线和套设于芯线外侧的绝缘套,所述电缆的端部设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盖和防护座,所述防护盖与防护座卡接配合,所述防护盖和防护座靠近两端开口处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凸环,所述防护凸环之间设置有吸水棉;本申请通过上述防护组件的设置,在保证两根电缆连接处连接稳定性的前提下,同样避免外接的水分或灰尘进入到电缆连接处的内部,增强电缆连接处的防水或防尘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火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通常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在导线外层通常会包覆绝缘层,以及在绝缘层外会套上护套使得导线不易被破坏。
相关技术中,电缆一般包括电缆内芯,电缆内芯从内至外依次为导体、隔离层、绝缘层,该软电缆还包括包覆于电缆内芯外的护套层,该护套层采用热固型橡套材料制成。
在线缆的应用过程中,一般都是需要将多根电缆依次连接在一起然后将线路连通,现有两根电缆的连接方式一般是采用电工胶带缠绕连接,但是连接后的电缆在经过风吹雨淋后,电缆连接处的防水性能变得较差,雨水很可能从二者的连接处渗入到电缆内部,导致线路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火电缆,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两根电缆的连接处的防水性能较差容易导致线路故障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火电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火电缆,包括若干芯线和套设于芯线外侧的绝缘套,所述电缆的端部设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对电缆连接处防护的防护盖和防护座,所述防护盖与防护座卡接配合,所述防护盖和防护座靠近两端开口处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凸环,所述防护凸环之间设置有吸水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根电缆内的芯线连接完成后,工作人员先通过电工胶带进行初步固定,然后将防护盖和防护座卡接并套设在两个电缆连接处的外侧面,同时防护盖内壁上固定的防护凸环与电缆绝缘套的外周面抵触,吸水棉的侧面与绝缘套的侧面抵触,通过上述防护组件的设置,在保证两根电缆连接处连接稳定性的前提下,同样避免外接的水分或灰尘进入到电缆连接处的内部,增强电缆连接处的防水或防尘性能,降低线路出现故障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防护盖靠近防护座的侧面设有若干插块,所述防护座上开设有供插块嵌入的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护盖和防护座的组装过程中,通过插块和对应插槽的配合设置,实现防护盖和防护座的卡接配合,便于防护盖和防护座的组装,降低防护盖和防护座二者组装所需的时间,提高二者的组装效率。
可选的,所述防护盖和防护座的内壁设置有位于吸水棉和橡胶凸环之间的若干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与绝缘套的外侧面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护盖和防护座组装完成后,通过定位凸块的设置,定位凸块与绝缘套的外侧面抵触,以此进一步增强两根电缆连接处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绝缘套的外侧套设有斜密封圈,所述防护盖和防护座的开口边沿设有倒角,所述斜密封圈的斜面与倒角面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缆的绝缘套外侧套设有斜密封圈,同时在防护盖和防护座组装完成后,斜密封圈的倾斜面与倒角所在面抵触,以此避免外界的水或灰尘进入两根电缆芯线的连接处,进一步加强其防水性能和密封性能。
可选的,所述防护盖和防护座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所述第一保护盖的一侧与第二保护盖铰接,第一保护盖的另一侧与第二保护盖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护盖和防护座组装完后,将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安装在防护盖和防护座外侧,以此避免防护盖和防护座二者的卡接配合松动,加强防护盖和防护座组装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鑫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瑞鑫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6128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