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搬运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609330.X | 申请日: | 2022-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39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075 | 
| 代理公司: | 广东华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69 | 代理人: | 曾华杨 | 
| 地址: | 51605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搬运 机器人 | ||
本申请公开一种搬运机器人,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包括运输小车及设于所述运输小车上的举升装置;运输小车包括小车主体、行走轮组件及配轮组件,配轮组件为随动轮组件或所述行走轮组件;行走轮组件及配轮组件均分别至少设有一组,且均设于所述小车主体底部;行走轮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行走轮、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行走轮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所述行走轮绕其轴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所述行走轮以所述行走轮的支点绕第一方向原地转动;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搬运机器人在转向具有一定弧度,导致举升装置容易与物料发生碰撞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搬运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人力成本的提升及物流运输逐渐的智能化,AGV也逐渐成为重要的搬运工具。
传统的背负式AGV仅能运输物料,在AGV上下料时,通常在目的地处设置上下料装置,如机械手,但该种方法需在每个下料位置上设置对应的下料装置,导致成本较高;因此,将举升装置整合到AGV上,让AGV具备举升的功能,可有效降低其成本,但此类型的AGV小车在转向时一般具有一定的弧度,这导致举升装置容易与物料发生碰撞,存在物料损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搬运机器人,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搬运机器人在转向具有一定弧度,导致举升装置容易与物料发生碰撞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搬运机器人,包括运输小车及设于所述运输小车上的举升装置;
所述运输小车包括小车主体、行走轮组件及配轮组件,所述配轮组件为随动轮组件或所述行走轮组件;
所述行走轮组件及配轮组件均分别至少设有一组,且均设于所述小车主体底部;
所述行走轮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行走轮、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行走轮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所述行走轮绕其轴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所述行走轮以所述行走轮的支点绕第一方向原地转动;
所述随动轮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随动轮及第三驱动组件,所述随动轮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所述随动轮以所述随动轮的支点绕所述第一方向原地转动;
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行走轮的支撑方向。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本方案中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行走轮沿其轴向转动,可理解为第一驱动组件赋予行走轮移动的动力,第一驱动组件在第一驱动组的作用下可与第一固定座上旋转并沿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行走轮以行走轮的支点绕第一方向原地转动,其可理解为第二驱动组件赋予行走轮转向的动力,且在其转向过程中,行走轮是原地进行转向,如此可避免运输小车在转向时存在转向弧度的问题,实现移动方向的直接转变,进而也可有效避免后续举升装置与物料之间发生磕碰的风险,有效提升物料运输过程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本方案将运输小车与举升装置集成于一体,令运输小车具备物料举升的功能,从而无需在上下料点位进一步设置对应的机械手辅助,有效降低成本。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一齿轮及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适于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所述第一固定座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6093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