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液结构、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603364.8 | 申请日: | 2022-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88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魏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温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0/48 | 分类号: | A24F40/48;A24F40/40;A24F40/46;A24F40/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曹凤秀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组件 气溶胶 生成 设备 | ||
1.一种导液结构,用于输送雾化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结构包括:
第一导液件,所述第一导液件具有多个第一渗透孔;
第二导液件,所述第二导液件与所述第一导液件连接,所述第二导液件具有多个第二渗透孔,所述第一导液件的孔隙率小于所述第二导液件的孔隙率,多个所述第一渗透孔能够将雾化介质输送至所述第二导液件;
其中,所述第一导液件具有第一雾化表面,所述第二导液件具有第二雾化表面,多个所述第一渗透孔能够将雾化介质输送至所述第一雾化表面,多个所述第二渗透孔能够将雾化介质输送至所述第二雾化表面,所述第一雾化表面和第二雾化表面的雾化介质能够被加热雾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件对应设有第一雾化通道,所述第一雾化表面显露于所述第一雾化通道,多个所述第一渗透孔与所述第一雾化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导液件对应设有第二雾化通道,所述第二雾化通道与所述第一雾化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雾化表面显露于所述第二雾化通道,多个所述第二渗透孔与所述第二雾化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雾化通道设于所述第一导液件的外侧,所述第二雾化通道设于所述第二导液件的外侧,所述第一雾化表面至少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一导液件的外侧周壁上;所述第二雾化表面至少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二导液件的外侧周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渗透孔能够将雾化介质由内向外输送至所述第一雾化表面,多个所述第二渗透孔能够将雾化介质由内向外输送至所述第二雾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件形成有用于输送雾化介质的第一子通道,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一雾化通道通过多个所述第一渗透孔连通,部分所述第一渗透孔能够将所述第一子通道内的雾化介质输送至所述第一雾化表面,另一部分所述第一渗透孔能够将所述第一子通道内的雾化介质输送至所述第二导液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液件形成有第二子通道,另一部分所述第一渗透孔能够将所述第一子通道内的雾化介质输送至所述第二子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雾化通道设于所述第一导液件的内侧,所述第二雾化通道设于所述第二导液件的内侧,所述第一雾化表面至少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一导液件的内侧周壁上;所述第二雾化表面至少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二导液件的内侧周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件和所述第二导液件形成有贯通的所述雾化通道,多个所述第一渗透孔能够将雾化介质由外向内输送至所述第一雾化表面,多个所述第二渗透孔能够将雾化介质由外向内输送至所述第二雾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导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件上设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导液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中的其中一者为卡槽、另一者为卡凸,所述卡槽的形状与所述卡凸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卡凸的形状包括T形或工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导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件的孔隙率大于30%且小于等于40%,所述第二导液件的孔隙率大于等于50%且小于等于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温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温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6033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孵育块驱动装置
- 下一篇:测风塔辅助下沉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