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疫定量分析仪的液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94922.9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16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阳交凤;罗红艳;蔡建雄;李署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崔熠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疫 定量分析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免疫定量分析仪的液路系统,涉及临床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相互连接的穿刺吸样模块、第一稀释模块、第二稀释模块、清洗模块和废液排出模块,穿刺吸样模块和清洗模块用于分别连接穿刺针、第一稀释模块、第二稀释模块和清洗模块用于分别连接吸样针;穿刺针对样本管穿刺并从样本管中吸取样本,将样本转移到第一稀释模块或第二稀释模块中待稀释,转移后通过清洗模块清洗穿刺针;第一稀释模块或第二稀释模块稀释样本后,吸样针从第一稀释模块或第二稀释模块中将稀释后的样本转移到样本垫上,转移后通过清洗模块清洗吸样针、第一稀释模块和第二稀释模块;废液排出模块和第一稀释模块、第二稀释模块、清洗模块连通,用于排出清洗后的废液。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临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疫定量分析仪的液路系统。
背景技术
即时检测(POCT)因其简便、快速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试剂检测技术领域。免疫定量分析仪的液路系统作为POCT一种,其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通过对样本进行不同项目的检测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以及健康监测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依据。由于样本浓度过高,以往多采用手动稀释样本,然后将稀释后的样本放入仪器内进行测试,操作及其不方便且检测效率较低。
后期市场上又出现了全自动免疫定量分析仪的液路系统,其检测流程为:穿刺针吸取样本管中的样本,穿刺针将样本转移到稀释池进行稀释,穿刺针将稀释后的样本滴到样本垫检测。整个吸样、稀释混匀到滴样动作都是采用一个穿刺针完成,需完成一个样本整套流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样本吸样,而样本进行稀释混匀时,穿刺针长时间处于等待状态,相邻样本检测时间间隔会增加,当样本较多时,整体检测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疫定量分析仪的液路系统,采用双针系统,分别实现穿刺吸样和稀释样本转移,缩短了相邻样本间的等待时间,增加了高通量样本的检测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免疫定量分析仪的液路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穿刺吸样模块、第一稀释模块、第二稀释模块、清洗模块和废液排出模块,穿刺吸样模块和清洗模块用于分别连接穿刺针、第一稀释模块、第二稀释模块和清洗模块用于分别连接吸样针;
穿刺针对样本管穿刺并从样本管中吸取样本,将样本转移到第一稀释模块或第二稀释模块中待稀释,转移后通过清洗模块清洗穿刺针;第一稀释模块或第二稀释模块稀释样本后,吸样针从第一稀释模块或第二稀释模块中将稀释后的样本转移到样本垫上,转移后通过清洗模块清洗吸样针、第一稀释模块和第二稀释模块;
废液排出模块和第一稀释模块、第二稀释模块、清洗模块连通,用于排出清洗后的废液。
可选地,穿刺吸样模块上设置有和穿刺针连通的第一微量注射泵,第一微量注射泵为穿刺针提供吸取样本的动力。
可选地,第一稀释模块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稀释液桶、定量泵、第一稀释容器,样本转移到第一稀释容器后,通过定量泵从第一稀释液桶中抽拉吸取定量的第一稀释液,定量泵将第一稀释液注入到第一稀释容器中进行样本稀释;
第二稀释模块包括依次连通的二位二通阀、第二微量注射泵、第二稀释容器,还包括第二稀释液桶,第二微量注射泵和吸样针连通;二位二通阀的第一通道和第二微量注射泵连通,吸样针运动到第二稀释液桶中时,通过第二微量注射泵以使吸样针吸取定量的第二稀释液,吸样针运动到第二稀释容器中,通过第二微量注射泵将第二稀释液从吸样针注入到第二稀释容器中进行样本稀释。
可选地,第一稀释模块还包括设置于定量泵和第一稀释容器之间的气泡传感器,气泡传感器用于检测管路上的气泡。
可选地,清洗模块包括穿刺针清洗模块,穿刺针清洗模块包括连通的第一二位三通阀和第一隔膜泵,还包括清洗液桶,第一二位三通阀的第二通道通过外壁清洗支管和拭子连通,拭子和穿刺针连通,以清洗穿刺针的外壁;第一二位三通阀的第一通道和第一微量注射泵连通,第一微量注射泵通过内壁清洗支管和穿刺针连通,以清洗穿刺针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94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雷管防静电结构
- 下一篇:气罐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