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冰箱加热丝无接线端子的走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84804.X | 申请日: | 202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19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凌枫;张鸿;唐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H05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张绮丽 |
地址: | 52842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加热 接线 端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冰箱加热丝无接线端子的走线结构,加热丝的剖面结构包括线芯层、发热电阻丝、铜导线层、硅胶层,发热电阻丝缠绕在铜导线层表壁,线芯层在铜导线层的中空内筒里,硅胶层绝缘覆盖发热电阻丝与铜导线层;沿加热丝长度方向划分为连贯连接的冷端A段、热端、冷端B段,冷端A段与B段的发热电阻丝的单闸缠绕间隔比热端的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冰箱电气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冰箱加热丝无接线端子的走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冰箱产品中,其加热丝组件的生产工艺是将发热电线与普通导线连接后加热缩套管制成组件,具体是:组件的发热部分为发热电线1.2,连接部分使用普通的铜线导线1.5,导线与发热电线之间使用接线端子1.3.1进行压接连接,压接后使用热缩套管1.3.2或纤维套管进而密封成组件,进而制作加热丝部件供冰箱组件厂进行组装。
铝箔1.1背面带双面胶,用于粘贴成型的发热电线1.2,发热电线发热作为冰箱防凝露的温度补偿。发热电线1.2与导线1.5的密封接线结构1.3用于导线及发热线的连接,并提供可靠的绝缘保护措施;接地端子1.4用于安装固定接地螺钉使用;塑料自锁扎带1.6用于锁紧密封胶塞出口;密封胶塞1.7用于整体的加热丝配合塑料结构的安装;硅胶套管1.8用于紧固导线及导线防刮碰;第一连接器端子1.9用于连接提供电源;第二连接器端子1.10用于与连接线连接并接地;黄绿接地线1.11用于连接接地端子1.4与第二连接器端子1.10,将冰箱的翻转梁进行接地连接。
使用目前的加工工艺的加热丝组件存在以下的不足:
1)见图2,因其端子结构及端子压接工艺的原因,端子1.3.1的中部至热缩套管开端有至少L=L1+L2=24.3+1.4=25.7mm的距离,拐角R=5处至热缩套开端处,左右两部分合计有至少L3=28mm的距离,因此,此部分出线口处的长度至少有L4=25.7+25.7+28=79.4mm无电阻丝发热的情况,因而在恶劣的凝露环境中,此部分区域对应的翻转梁位置容易凝露产生水珠,造成用户投诉。
2)而因为以上的缘由,通常通过加大整个加热器的功率来覆盖未有电阻丝发热的区域,因而造成功率损耗及浪费。
3)因需要使用导线及加热丝的压接密封成图1-2所示的情况,工序复杂,生产效率偏低,在中国人工成本日趋上升的情况下此技术方法日趋落后。
4)组件1.3使用的热缩套管或纤维套管密封,相对高度较高,见图3,若使用双壁热缩管进行绝缘密封后的组件1.3整体高度截面2.1的高度L11为4.5mm时,与结构件距离L12只有0.4mm,在人工生产时难以控制1.3的截面高度,安装时有与结构干涉的风险,干涉后因按压会导致密封破损,在整机生产时会产生耐压不良的安全风险。
5)连接使用热缩套管或纤维套管密封因其为人工生产,容易无法完全密封,如适用在充满水气的冰箱制冷环境中,水气0℃上下的区间范围环境中会不断地凝固、融化,若组件密封不良,则会导致水气在端子连接处进行腐蚀,甚至影响导电,因此会在整机长时间使用时会存在使发热丝失效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冰箱加热丝无接线端子的走线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冰箱加热丝无接线端子的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加热丝的剖面结构包括线芯层、发热电阻丝、铜导线层、硅胶层,发热电阻丝缠绕在铜导线层表壁,线芯层在铜导线层的中空内筒里,硅胶层绝缘覆盖发热电阻丝与铜导线层;沿加热丝长度方向划分为连贯连接的冷端A段、热端、冷端B段,冷端A段与B段的发热电阻丝的单闸缠绕间隔比热端的宽。
所述线芯层使用耐磨耐压的材料,以铜芯导线密集缠绕在线芯层外壁形成所述铜导线层,加热丝在硅胶层外设有塑封层。
所述热端以左右对称方式绕线,热端的首端与末端靠近,使得冷端A段与冷端B段并排靠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848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