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瓶机用双温冷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77957.1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76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郭锡南;郑俊锋;梁浩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乐善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42 | 分类号: | B29C49/4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王允辉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瓶机用双温 冷却 循环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瓶机用双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插笔吹胀气冷却模块、模具冷却模块和吹瓶装置,吹瓶装置包括插笔结构及模具结构,插笔吹胀气冷却模块的输入端与插笔结构压缩气体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插笔吹胀气冷却模块的输出端与吹瓶装置的插笔结构压缩气体输入端通过管道连通,模具冷却模块的输入端与模具结构的冷却水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模具冷却模块的输出端与模具结构的冷却水输入端通过管道连通。通过设置插笔吹胀气冷却模块和模具冷却模块分别为插笔结构和模具结构提供水温不同的吹胀空气冷却用的低温冷水及模具冷却用的高温冷水,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对插笔结构吹胀气的独立循环冷却,缩短了吹瓶制品的成型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瓶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瓶机用双温冷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吹瓶机是一种通过吹塑工艺将塑料颗粒制作成中空容器的设备,在吹塑加工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吹瓶的成型率及缩短成型周期,需对吹瓶模具及插笔进行冷却。现有吹瓶机是通过外置的冷水机对吹瓶模具进行冷水循环冷却,由于冷水机只能提供单一温度的模具冷却用水,只能用于对吹瓶模具进行循环冷却,而插笔的冷却方式通常采用风冷,导致吹瓶的成型周期较长。由此,亟需一种能提供双温冷水的冷却循环系统分别为吹瓶模具及插笔提供高温冷水及低温冷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吹瓶机用双温冷却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吹瓶机用双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插笔吹胀气冷却模块、模具冷却模块和吹瓶装置,所述吹瓶装置包括插笔结构及模具结构,所述插笔吹胀气冷却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插笔结构压缩气体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插笔吹胀气冷却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吹瓶装置的插笔结构压缩气体输入端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模具冷却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模具结构的冷却水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模具冷却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模具结构的冷却水输入端通过管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插笔吹胀气冷却模块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壳式冷凝器、第一冷却水箱及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一冷却水箱内设有第一铜盘管,所述第一壳式冷凝器内设有第二铜盘管,所述第一铜盘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铜盘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铜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铜盘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箱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端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换热端分别与所述插笔结构的压缩气体输入端及压缩气体输出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插笔吹胀气冷却模块还包括第一冷却水泵,所述第一冷却水泵的输入端与第一所述第一冷却水箱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端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端与所述第一冷却水箱连通,所述第一壳式冷凝器还设有第一冷水入口和第一热水出口。
优选的,所述模具冷却模块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壳式冷凝器和第二冷却水箱,所述第二冷却水箱内设有第三铜盘管,所述第二壳式冷凝器内设有第四铜盘管,所述第三铜盘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铜盘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铜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铜盘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水箱分别与所述模具结构的冷却水输入端及冷却水输出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模具冷却模块还包括第二冷却水泵,所述第二冷却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冷却水箱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模具结构的冷却水输入端连通,所述模具结构的冷却水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冷却水箱连通,所述第二壳式冷凝器还设有第二冷水入口和第二热水出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控制端均与所述吹瓶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笔吹胀气冷却模块还包括第一毛细管组件及第一干燥过滤器,所述第一干燥过滤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铜盘管连通,所述第一干燥过滤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毛细管组件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毛细管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铜盘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乐善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乐善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77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