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内窥镜的连接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63033.6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68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鲁应君;曹歌;李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岱川医疗(深圳)有限责任公司;惠州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B7/282;H01B11/10;A61B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禾共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9 | 代理人: | 方永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窥镜 连接 线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内窥镜的连接线缆,包括线缆部和显示模块,线缆部电连接于内窥镜和主机之间,包括信号传输线,信号传输线用于传输内窥镜与主机之间的通讯信号;显示模块安装于线缆部靠近内窥镜的一端,包括壳体和显示屏,显示屏设于壳体上,壳体的端部设有第一通讯接口,第一通讯接口与信号传输线电连接,第一通讯接口通过与内窥镜插接,以收发内窥镜与主机之间的通讯信号。通过将显示模块安装在靠近内窥镜的一端,显示屏的位置设置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使得手术操作者在在握住内窥镜的手柄进行手术时,显示屏处于手掌的虎口处,显示面位于视线的最佳位置,从而便于使用者直观地看到显示屏上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窥镜的连接线缆。
背景技术
内窥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精细的优点,在临床中逐渐被广泛使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内窥镜的使用需求也急剧增加。在内窥镜的检查过程中,内窥镜的插入部需要伸入到受检体的自然腔道内,插入部前端配置有摄像头,在达到受检部位后,摄像头采集图像并通过线缆将图像信号传输至内窥镜主机上的显示设备中进行显示。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手持内窥内的操作部进行手术操作,而主机与医生的距离较远,通常相距1米以上,这就要求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显示设备显示的视频信息尽可能放大。而内窥镜设备的其他工作状态信息则相对较小的显示在显示设备上,从而易造成医生无法实时获取内窥镜的工作参数,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内窥镜的连接线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内窥镜的连接线缆,包括:
线缆部,电连接于内窥镜和主机之间,包括信号传输线,所述信号传输线用于传输内窥镜与主机之间的通讯信号;
显示模块,安装于所述线缆部靠近内窥镜的一端,包括壳体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的端部设有第一通讯接口,所述第一通讯接口与所述信号传输线电连接,所述第一通讯接口通过与内窥镜插接,以收发内窥镜与主机之间的通讯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传输线由内层到外层分别包括芯线、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包括多根平行的第一屏蔽线,所述第一屏蔽线与所述芯线的轴向方向呈5°-30°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传输线还包括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编织于所述第一屏蔽层的外侧,所述第二屏蔽层包括多根平行的第二屏蔽线,所述第一屏蔽线与所述第二屏蔽线沿所述芯线的轴向呈角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屏蔽线包括镀银铜线,所述第二屏蔽线包括铅线。
进一步地,所述线缆部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裹所述信号传输线,所述保护套内包括具有屏蔽性能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沿所述保护套的长度方向延伸,将所述保护套内沿径向依次分隔形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电源线以及图像传输线,所述电源线用于向所述内窥镜传输电能,所述图像传输线用于向所述主机传输所述内窥镜所采集的图像信号;所述电源线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图像传输线穿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为两个,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之间设有隔离腔,所述隔离腔内填充有屏蔽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呈筒状,所述壳体的轴向沿所述线缆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显示屏凸设于所述壳体表面,且垂直于所述壳体的轴向。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功分器,所述功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通讯接口,以获取内窥镜的工作状态信号,所述功分器的输出端同时电连接至所述显示屏以及所述信号传输线,以将所述工作状态信号所对应的工作状态信息同时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主机上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岱川医疗(深圳)有限责任公司;惠州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岱川医疗(深圳)有限责任公司;惠州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630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