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56183.4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94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悦;王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波而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7/01 | 分类号: | H03H7/01;H03H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佰腾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9 | 代理人: | 郭林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抑制 ltcc 滤波器 | ||
1.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地线层GND1、耦合单元层、Z字形交叉耦合线和地线层GND2,耦合单元层包括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第五耦合单元和第六耦合单元,第一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1和电容C1,电感L1通过微带线连接输入端INPUT,第二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2和电容C2,第三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3和电容C3,第四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4和电容C4,第五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5和电容C5,第六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6和电容C6,电感L6通过微带线连接输出端OUTPU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第五耦合单元和第六耦合单元均设置在同一个平面内,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第五耦合单元和第六耦合单元平行设置,Z字形交叉耦合线位于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和第五耦合单元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Z字形交叉耦合线为微带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输入端INPUT设于电感L1的左边,输出端OUTPUT设于电感L6的右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电感L1伸入电容C1上下两层之间,电感L2伸入电容C2上下两层之间,电感L3伸入电容C3上下两层之间,电感L4伸入电容C4上下两层之间,电感L5伸入电容C5上下两层之间,电感L6伸入电容C6上下两层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电感L1的后端、电感L2的后端、电感L3的后端、电感L4的后端、电感L5的后端和电感L6的后端均与地线层GND1后端齐平,电感L2的前端、电感L3的前端、电感L4的前端和电感L5的前端齐平,电感L1的前端和电感L6的前端齐平,电感L1的前端位于电感L2前端的前侧;
电容C1的前端、电容C2的前端、电容C3的前端、电容C4的前端、电容C5的前端和电容C6的前端均与地线层GND1的前端齐平,电容C2的后端、电容C3的后端、电容C4的后端和电容C5的后端齐平,电容C1和电容C6的后端齐平,电容C1的后端位于点C2的后端的后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输入端INPUT通过微带线连接电感L1前端,输出端OUTPUT通过微带线连接电感L6的前端。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Z字形交叉耦合线的前端与地线层GND1的前端齐平,Z字形交叉耦合线的后端与地线层GND1的后端齐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波而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波而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561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镜面黑钛板抛光机构
- 下一篇:一种铆接车架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