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杏仁炒制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552318.X | 申请日: | 2022-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51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金小明;赵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天星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N12/10 | 分类号: | A23N12/10;A23N12/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杏仁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杏仁炒制设备。所述杏仁炒制设备包括:工作桌及外筒;两个转动环,两个所述转动环相对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炒制筒;三个吸收框,三个所述吸收框均固定连接于外筒的外部,三个所述吸收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输环,所述传输环的外部安装有下料管;放置桌,所述放置桌设置于工作桌的正面,所述放置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杏仁炒制设备通过抽料机启动,通过下料管及传输环及三个吸收框进行抽取,将炒制时散落的杏仁外衣、碎渣抽取,并通过传输管传输进入存储箱的内部存储,从而使得杏仁在进行炒制时,脱落的外衣、杂质及碎渣不会因为高温与滚筒的内壁粘附,从而产生灰屑烧焦等杂质,有效的提高了杏仁炒制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杏仁炒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杏仁炒制设备。
背景技术
坚果加工是指用手工或机械方法脱去果实的外壳,制成果仁,将坚果加工成果仁的工艺过程一般可分为:原料处理(拣选、洗涤、干燥、分级等)、去壳、干燥、脱皮、分级、包装等工序。
杏仁的加工过程中还包括有炒制,通过添加配料炒制,从而去除杏仁的苦味,使得杏仁能够直接被食用。
但现有杏仁炒制设备,在进行杏仁的炒制时,容易因为滚筒转动带动杏仁转动碰撞,从而导致部分杏仁的外衣脱落,或是产生碎屑,这些外衣和碎屑又容易因为高温与滚筒的内壁粘附,从而产生灰屑烧焦等杂质,从而影响到杏仁整体的加工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杏仁炒制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杏仁炒制设备,解决了杏仁炒制时杂质去除麻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杏仁炒制设备包括:工作桌及外筒;
两个转动环,两个所述转动环相对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炒制筒;
三个吸收框,三个所述吸收框均固定连接于外筒的外部,三个所述吸收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输环,所述传输环的外部安装有下料管;
放置桌,所述放置桌设置于工作桌的正面,所述放置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抽料机,所述放置桌的顶部安装有存储箱,所述抽料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另一端与存储箱的入口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存储箱设置于底座的一侧。
所述工作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板,所述外筒固定连接于两个定位板的顶部,两个所述定位板均为弧形板。
所述外筒的一侧开设有上料口,所述外筒的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输框,所述传输框的内部开设有传输槽,所述炒制筒的内部开设有炒制槽,所述炒制筒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传输槽与进料口之间相连通,所述传输槽的另一开口与上料口相连通。
所述工作桌的顶部通过支架一安装有上料结构,所述工作桌的顶部通过支架二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上料结构传输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上料结构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上料漏斗,所述上料漏斗的内部与上料结构的入口相连通。
三个所述吸收框的内部均开设有吸收槽,所述吸收槽与外筒的内部相连通。
所述炒制筒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下料门,所述炒制筒的一侧且位于下料门的上方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用于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安装,带动炒制筒转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杏仁炒制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杏仁炒制设备,通过抽料机启动,通过下料管及传输环及三个吸收框进行抽取,将炒制时散落的杏仁外衣、碎渣抽取,并通过传输管传输进入存储箱的内部存储,从而使得杏仁在进行炒制时,脱落的外衣、杂质及碎渣不会因为高温与滚筒的内壁粘附,从而产生灰屑烧焦等杂质,有效的提高了杏仁炒制的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天星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天星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523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型电极对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筛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