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吸收、锚定式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50347.2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44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行雁;修典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11386 | 代理人: | 侯永帅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锚定 腹腔 引流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吸收、锚定式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引流管固定方式复杂,且易位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套管组件、气囊和牵引线组件,所述固定套管组件包括固定套管和倒刺部;所述气囊呈环形,且固定在固定套管的内壁;所述气囊上设有至少一个气嘴;所述牵引线组件包括牵引线、固定片和气嘴塞。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方便快捷地固定引流管,还可以避免引流管活动影响引流效果,防止引流管活动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吸收、锚定式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腹腔引流术是普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技术,用于将腹腔内的积液引流至体外,从而达到减轻人体不良反应,促进机体恢复的目的。目前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的引流管将积液引出体外,从而避免严重的并发症。而现有引流管缺少固定装置,往往依靠体内自然空腔或者缝合周围组织进行引流管遮蔽或固定,引流管容易位移,且镜下缝合操作复杂,易于造成副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吸收、锚定式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引流管固定方式复杂,且易位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吸收、锚定式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套管组件、气囊和牵引线组件,所述固定套管组件包括固定套管和倒刺部,所述倒刺部用于将所述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固定在需要引流的部位进而固定引流管。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呈环形,所述气囊能够使所述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锁紧引流管或放开引流管。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固定在固定套管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上设有至少一个气嘴。
进一步地,所述气嘴内壁上设有密封凸环。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线组件包括牵引线、固定片和气嘴塞。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线一端与固定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气嘴塞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嘴塞的直径与气嘴的内径相等,所述气嘴塞能够插入气嘴中。
进一步地,所述气嘴塞上设有密封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气嘴上的密封凸环能够卡入密封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可吸收、锚定式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套管组件、气囊和牵引线组件,所述固定套管组件包括固定套管和倒刺部,可以将引流管固定在体内引流部位的组织或者黏膜上,实现方便快捷地固定引流管,还可以避免引流管活动影响引流效果,防止引流管活动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囊,并对气囊充气或放气,可以实现锁紧引流管或放开引流管。
(3)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气嘴上设有密封凹槽和在气嘴塞上设置密封凹槽,可以实现防止气嘴塞从气嘴中脱出,避免气囊气腔内的气体泄出,增强所述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对引流管的固定效果,保证引流管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503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废气净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轻质光伏用角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