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动送料盘的出料筛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39808.6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09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洁;张黎黎;高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洁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B65G27/02;B65G27/00;B65G47/74;B65G43/08;B07C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送料盘 筛选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送料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振动送料盘的出料筛选机构,包括用于定向排序送料的振动送料盘,振动送料盘的出料端连接有导料轨,导料轨的后侧一端焊接有倒L型支板,倒L型支板的内侧顶部安装有粗糙度仪,粗糙度仪上安装有触针。本实用新型通过触针与工件接触,进而工件在移动送料时,触针在工件表面上轻轻划过,当被测工件表面轮廓峰谷起伏时触针上下移动,伺服电机驱动导板转动将不合格的工件导向导料轨的一侧,当被测工件表面水平时触针不会上下移动,伺服电机驱动导板转动将不合格的工件导向导料轨的另一侧,进而能够自动对出料的工件进行筛选,进而提高工件筛选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送料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振动送料盘的出料筛选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送料振动盘主要由料斗、底盘、控制器、直线送料器等配套组成,自动送料振动盘的料斗下面有个脉冲电磁铁,可以使料斗垂直方向振动,由于弹簧片的倾斜,使料斗绕其垂直轴做扭摆振动,料斗内零件,由于受到这种振动,而沿螺旋轨道上升,直到送到出料口,然后在出料口的下一道工序中进行筛选五金材料.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部分振动送料盘在传输五金材料的过程中,由于其中五金材料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继而需要进行人工筛选,通过人工挑选,保证五金材料质量,然而现有的振动送料盘,筛选方式单一,大多需要通过人工筛选,非常麻烦,费时费力,降低筛选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振动送料盘的出料筛选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送料盘的出料筛选机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振动送料盘的出料筛选机构,包括用于定向排序送料的振动送料盘,所述振动送料盘的出料端连接有导料轨,所述导料轨的后侧一端焊接有倒L型支板,所述倒L型支板的内侧顶部安装有粗糙度仪,所述粗糙度仪上安装有触针;所述导料轨为Y型,所述导料轨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导料轨的Y型分口处安装有导板,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转动贯穿导料轨与导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倒L型支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滑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粗糙度仪通过螺栓连接在螺纹杆的底部,所述倒L型支板上下两侧的螺纹杆上均螺旋连接有螺母,用于调节触针与工件之间距离,进而保证触针能够与不同尺寸的工件接触进行粗糙度检测。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连接孔的内腔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均开设有导向槽,用于螺纹杆的导向移动,进而提高粗糙度仪安装时的稳定性。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螺母的两端均焊接有手持杆,用于人员手持,便于手动拧动螺母。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导板的表面为光滑设置,用于减小工件与导板的摩擦力,进而有利于工件移动送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振动送料盘、导料轨、倒L型支板、粗糙度仪、触针、伺服电机和导板的设置,通过触针与工件接触,进而工件在移动送料时,触针在工件表面上轻轻划过,当被测工件表面轮廓峰谷起伏时触针上下移动,伺服电机驱动导板转动将不合格的工件导向导料轨的一侧,当被测工件表面水平时触针不会上下移动,伺服电机驱动导板转动将不合格的工件导向导料轨的另一侧,进而能够自动对出料的工件进行筛选,进而提高工件筛选的效率。
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连接孔、螺纹杆、粗糙度仪和螺母的设置,通过拧动螺母置于螺纹杆的不同位置,进而能够调节粗糙度仪的高度,进而能够保证触针与不同尺寸接触进行粗糙度检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洁,未经刘玉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398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