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害虫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02644.X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69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芳 |
主分类号: | A01M1/00 | 分类号: | A01M1/00;H02S20/30 |
代理公司: | 东台金诚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82 | 代理人: | 周松涛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害虫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害虫监测仪,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底板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螺纹套,所述支撑柱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柱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腔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壳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支撑柱、定位机构、支撑板、固定壳、滑槽、限位环、转向机构、连接杆、控制壳、监测仪本体、玻璃板和太阳能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一种农业害虫监测仪不具备便于安装拆卸,以及固定效果好使用简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害虫监测仪。
背景技术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
例如申请号:CN202020425285.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害虫远程监测仪,其包括立柱,立柱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板,立柱上设置有横梁,横梁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立柱上;横梁上安装有诱捕害虫的粘虫板和拍摄粘虫板的照相机;太阳能板与太阳能蓄电池电连接,照相机和太阳能蓄电池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通过无线模块与后台数据库通信连接;太阳能蓄电池和控制器均安装在控制箱内。本实用新型能及时采集害虫信息(害虫数量和种类),让植保人员能及时、有效的观察到害虫发生情况,从而及时的制定防控措施。改善了过去都需要植保人员去田间实地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的状况,提高了植保人员的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虽然具备可以对害虫捕捉,采集害虫信息的作用,但是并不具备对固定效果好以及转向功能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农业害虫监测仪,在农业生产中,需要用到一种农业害虫监测仪,来进行对农产品监测,但是一般的监测设备都是需要水泥进行固定在田地里,不仅占地面积过大,而且固定之后并不便于对其拆卸更换位置,以及监测的方向,较为麻烦,为此本实用在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螺纹锥,以及支撑柱的两侧都设有若干个定位锥,不仅很好的起到了便于将装置本体定位在田地里,而且固定效果稳定,同时也便于将装置安装拆卸,通过转向机构可以方便使用者调节至需要的方向来进行对田地害虫进行监测,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监测设备难以对监测方向调整,使用不够灵活,本实用不仅安装拆卸方便,且固定效果好,使用简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害虫监测仪,具备便于安装拆卸,以及固定效果好使用简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一种农业害虫监测仪不具备便于安装拆卸,以及固定效果好使用简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农业害虫监测仪,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底板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螺纹套,所述支撑柱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柱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腔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壳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所述固定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控制壳,所控制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监测仪本体,所控制壳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玻璃板,所述连接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四个螺纹套的底部均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的内腔螺栓连接有螺纹锥,四个螺纹锥表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两个支撑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相反的一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限位板,两个限位板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两个定位板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定位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撑柱表面的顶部的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两个固定环相对的一侧均与两个支撑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芳,未经刘建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026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加工用膜材吸附抖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复合铜箔卷绕式电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