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腐蚀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96870.1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40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何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良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H01R13/502;H01R13/533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严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线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线缆,包括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内部设有线芯,所述绝缘套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线缆头,所述绝缘套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套。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时在活动套的其他两侧面分别开设安装槽,使得两侧面上的安装槽中分别固定套接一号磁板和二号磁板,且使得一号磁板和二号磁板为极性相反的磁板,当线缆长度过长时,通过滑动相邻两组活动套的位置,并使得两组活动套靠近,调节活动套的位置,使得两组活动套吸附固定,同时利用夹紧螺栓完成夹紧固定,从而使得线缆折叠固定,实现有效整线,避免线缆拖挂,提高实际布线环境处的美观性,同时有效避免了彼此缠绕,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腐蚀线缆。
背景技术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其中在工业设备中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的线缆,针对工业设备用线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设备的连接,通常需要具有足够长度的线缆,从而使得在实际连接后线缆具有一定多余长度,而针对上下高低位置处的连接,当线缆出现过长时,会出现线缆拖挂的情况,大大影响了实际布线后的美观,同时在多组线缆连接后,多组拖挂的线缆彼此混乱,容易出现缠绕的情况,在后续需要拆卸和检修时,则难以寻找到目标线缆,实际使用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腐蚀线缆,具有便捷整线以及避免线缆头腐蚀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线缆,包括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内部设有线芯,所述绝缘套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线缆头,所述绝缘套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侧面螺纹套接有夹紧螺栓,所述活动套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一号磁板和二号磁板,所述线缆头的外表面套设有保护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套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螺纹孔和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槽对称分布在螺纹孔的两侧,通过利用控制两组安装槽的位置,使得位于安装槽中的一号磁板和二号磁板处于左右对称的位置,进而避免靠近的一号磁板和二号磁板影响相邻两组活动套的吸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孔的内表面与夹紧螺栓螺纹套接,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表面分别与一号磁板和二号磁板固定套接,所述一号磁板和二号磁板的极性相反,通过利用螺纹孔与夹紧螺栓螺纹套接,通过旋转夹紧螺栓实现活动套的固定和滑动控制,且通过相邻两组活动套上的异性磁板吸附,完成两组活动套的吸附固定,从而实现弯折后线缆的吸附固定,实现整线,减少拖挂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套的外表面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为酚醛环氧涂料制成,通过利用酚醛环氧涂料制成的防腐层,加强绝缘套外表面上的防腐效果,综合提高实际线缆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缆头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固定套接在绝缘套的外表面上,通过利用连接套与绝缘套固定套接,使得线缆头具有良好的安装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缆头的外表面开设有环槽,所述保护套的内表面固定套接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外表面与环槽活动套接,通过利用线缆头外表面上的环槽与保护套内表面上的卡环活动套接,实现保护套套接后的限位,提高保护套套接后的稳定,同时利用弹性材质的保护套包裹密封住线缆头,减少裸露的线缆头表面涂层的磨损,从而保证线缆头始终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从而提高实际防腐蚀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套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活动套接在线缆头的内部,通过利用连接带连接的密封塞密封住线缆头的端部,在不适用过程中保护吸线缆头内部金属,一方面避免受力变形,一方面减小内部腐蚀,使用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良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良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96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