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花消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491210.4 | 申请日: | 2022-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67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嘉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42 | 分类号: | B01D46/42;B01D46/4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马进 |
| 地址: | 21533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 消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火花消除装置,包括入风筒、出风筒,所述入风筒与出风筒中间通过法兰卡接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火花消除的正旋叶片及反旋叶片;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正旋叶片支架及反旋叶片支架,所述正旋叶片支架及反旋叶片支架分别通过支撑杆,与壳体内壁连接,所述正旋叶片及反旋叶片对应设置在正旋叶片支架及反旋叶片支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倾斜状旋转面相对布置的正旋叶片及反旋叶片,使得产品在对壳体内部吸入气体中的火花进行消除,且叶片前后投影重叠,以便于火花碰撞在叶片上,并产生旋流运动,产生旋流运动增加火花与叶片的碰撞几率,提高产品的火花消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火花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打磨抛光行业中,往往需要对工作环境中的灰尘进行除尘处理,但现有的采用的除尘方案是利用布袋除尘原理,但金属打磨抛光行业会产生的火花,由于烟尘捕集口风量较大,往往会将一些大颗粒的火花粒吸入进入到除尘器,就会引燃附在除尘布袋上的灰尘,从而引燃整个除尘布袋,使除尘布袋烧毁,为了避免这些火花粒对布袋除尘器中的滤袋造成冲击和灼伤,影响除尘器过滤效果,需要提供一种火花消除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火花消除装置,以解决金属打磨抛光行业中布袋除尘过程中将火花吸入布袋中造成布袋烧毁或现有的火花消除装置火花消除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火花消除装置,包括入风筒、出风筒,所述入风筒与出风筒中间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火花消除的正旋叶片及反旋叶片;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正旋叶片支架及反旋叶片支架,所述正旋叶片支架及反旋叶片支架通过支撑杆与壳体内壁连接,所述正旋叶片及反旋叶片对应设置在正旋叶片支架及反旋叶片支架上。
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正旋叶片及反旋叶片,使得产品在对壳体内部吸入气体中的火花进行消除,利用正旋及反旋前后正反设置,具有二级消除火花的作用,增加消除强度。
可选的,所述正旋叶片及反旋叶片都呈倾斜状旋转面相对布置,且叶片前后投影重叠,以便于火花碰撞在叶片上,并产生旋流运动,通过投影重叠,产生旋流运动增加火花与叶片的碰撞几率,提高产品的火花消除效果。
可选的,入风筒端部设置有入风口,所述出风筒端部设置有出风口,且通过将入风筒往入风口处呈口径渐缩状结构,所述出风筒往出风口处呈口径渐缩状结构,增加产品的进风及出风的风力强度。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部正旋叶片支架设置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对应入风筒设置口径渐缩状结构,且所述导流筒端部设置导流口,所述导流口与入风口口径相同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可选的,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端部设置有出粉口,所述出粉口通过下料管连接有料桶用于去除火花后灰尘的收集,且所述下料管上还设置有阀门。
通过在下料斗下方设置料桶及阀门,实现火花去除后灰尘的收集,且通过阀门的开关实现料桶收集满后灰尘的运转。
可选的,所述出风筒及下料斗均设置有可视化窗口,用于对火花消除状态的查看。
可选的,所述入风筒与出风筒中间通过法兰卡接壳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将火花消除装置与现有技术的布袋除尘系统联合使用,实现火花与粉尘的共同消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嘉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嘉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912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