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承力索所用铜单丝的退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75843.6 | 申请日: | 202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73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喜伟;胡茂飞;石福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威(甘肃)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3/00 | 分类号: | B65H73/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郭刚 |
地址: | 730300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承力索 所用 单丝 线装 | ||
一种铁路承力索所用铜单丝的退线装置,它包括工字型线盘、弓形放线装置、机架总成、导向轮装置、回收料仓和收线装置;所述弓形放线装置包括导向轮、弓形支架、导向套、轴承套和出口模,所述导向轮固定于弓形支架上,弓形支架连接于导向套,导向套通过轴承套连接于机架总成,所述出口模安装于导向套上部;所述收线装置包括摆线针轮减速机、凸缘联轴器、挡板和锥形轴,所述锥形轴固定于挡板上,挡板通过凸缘联轴器与摆线针轮减速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设计合理,经久耐用,安装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承力索所用铜单丝的退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工字型线盘的特殊性,目前,行业内的线盘余线或不合格品均采用人工退线的方式,进而实现铜材回炉再利用。人工退线的方式只限于数量少且收线重量较小的线盘,且作业效率极低,劳动力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承力索所用铜单丝的退线装置,它包括工字型线盘、弓形放线装置、机架总成、导向轮装置、回收料仓和收线装置;所述弓形放线装置包括导向轮、弓形支架、导向套、轴承套和出口模,所述导向轮固定于弓形支架上,弓形支架连接于导向套,导向套通过轴承套连接于机架总成,所述出口模安装于导向套上部;所述收线装置包括摆线针轮减速机、凸缘联轴器、挡板和锥形轴,所述锥形轴固定于挡板上,挡板通过凸缘联轴器与摆线针轮减速机连接。
所述收线装置为圆锥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设计合理,经久耐用,安装便捷;主要用于承力索、吊弦线所用单丝的快速退线及回收利用,适用于分电机大拉、中拉、框式绞线机、笼式绞线机及管式绞线机的工字型线盘。可适用于数量及收线重量较大的线盘,实现批量化线盘退线,提高铜材周转率,实现快速回炉利用,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弓形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字型线盘 2—弓形放线装置 3—机架总成 4—导向轮装置 5—回收料仓 6—收线装置 7—摆线针轮减速机 8—凸缘联轴器 9—挡板 10—锥形轴 11—导向轮 12—弓形支架 13—导向套 14—轴承套 15—出口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的一种铁路承力索所用铜单丝的退线装置,它包括工字型线盘1、弓形放线装置2、机架总成3、导向轮装置4、回收料仓5和收线装置6;弓形放线装置2包括导向轮11、弓形支架12、导向套13、轴承套14和出口模15,导向轮11固定于弓形支架12上,弓形支架12连接于导向套13,导向套13通过轴承套14连接于机架总成3,出口模14安装于导向套13上部;收线装置6包括摆线针轮减速机7、凸缘联轴器8、挡板9和锥形轴10,锥形轴10固定于挡板9上,挡板9通过凸缘联轴器8与摆线针轮减速机7连接;收线装置6为圆锥形。
使用时将铜及铜合金单丝由工字型线盘1经弓形放线装置2的导向轮、导向套13、出口模15穿过,通过导向轮装置4固定于收线装置6完成单丝引线。启动时利用变频调速原理选择低频运行,待弓形放线装置2以工字型线盘1中心为圆心做圆周运动时选择高频运行,继而实现铜及铜单丝的高速退线回收。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威(甘肃)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正威(甘肃)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75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