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扭力扳手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473713.9 | 申请日: | 2022-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05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其林;衡永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优耐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3/00 | 分类号: | B25B23/00;B25B23/142 |
| 代理公司: | 无锡万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3 | 代理人: | 岳培华 |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扭力 扳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扭力扳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扭力扳手,它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接头、第二螺纹接头,所述主杆的左侧通过第一螺纹接头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接头的外部,所述主杆的右侧通过第二螺纹接头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接头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安装有开口式六角卡齿,所述开口式六角卡齿的内侧面位置固定有保护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安装有闭合式六角卡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扭力扳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扭力扳手。
背景技术
在目前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中,需要对安装器件的螺栓进行一个扭力测量,在一个值域内找到最合适的扭力大小,使螺栓达到最佳的禁锢效果,无论是碳钢材质的,还是不锈钢或合金钢材质的螺栓,都可以使用智能扭力扳手测量出扭力值,同时可以根据螺栓的大小,进行扳手卡口的调整。
现在市面上的扭力扳手,大多是机械式的手柄,前端加装了一根延长杆后,再安装一个转接头,手柄的末端调整好刻度。此刻度的值必须大于螺栓的实际扭力值,否则测量不出来,通过更换转接头的大小,来对不同的螺栓打扭力,上述传统的扭力扳手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多种不同型号的螺栓,需要频繁更换转接头,在遇到较大的设备中,会使用到不同规格的螺栓,而且这个数量往往是很多的,如果对一种螺栓打完扭力后,就得换一种转接头,然后进行另外一种规格螺栓的扭力测量,如此循环往复,会浪费不少的时间。同时,在电气设备中,同种型号的螺栓不一定会安装在同一个地方,也就是打完一颗螺栓的扭力后,需要在整个设备里面找下一个同规格的螺栓,这样对生产的人员来说,是非常耗时间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扭力扳手,其体积小,测量准确,易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扭力扳手,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接头、第二螺纹接头,所述主杆的左侧通过第一螺纹接头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接头的外部,所述主杆的右侧通过第二螺纹接头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接头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安装有开口式六角卡齿,所述开口式六角卡齿的内侧面位置固定有保护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安装有闭合式六角卡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设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第一锁紧杆、第二锁紧杆、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一锁紧杆滑动嵌入于第一连接杆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嵌入于第二连接杆内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固定于第一锁紧杆的背部,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固定于第二锁紧杆的背部,所述第一锁紧杆与第二锁紧杆的前端均插入至主杆的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嵌入固定有第一电子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表面嵌入固定有第二电子显示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扳手整体体积较小,占用的空间少,在对较小的电气设备进行作业时,本实用新型在给螺栓测量扭力值时,由于自身体积较小,且两端可以分别进行拆卸使用,扳手不会碰到设备的内壁,不容易破环设备表面的油漆;
2、扳手便于应对多种不同型号的螺栓,不需要频繁更换转接头,本实用新型的两端可以分别用于塑料格兰头、连接器禁锢、金属六角螺栓等不同型号螺栓的加工作业,大大节省了替换转接头所耗费的时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优耐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优耐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737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