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敞开式TBM施工的衬砌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63543.6 | 申请日: | 202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91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斌;毛锦波;李亚隆;赵红刚;候永川;陈永刚;于海涛;余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9/06;E21D11/38;E21F16/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精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8 | 代理人: | 周建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敞开 tbm 施工 衬砌 结构 | ||
1.一种用于敞开式TBM施工的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期支护(1),紧贴于TBM开挖岩面(10)设置;
二次衬砌(3),设置于初期支护(1)内侧,横截面为拱形;
弧形仰拱块(5),设置于二次衬砌的两拱脚之间;
排水系统,设置于初期支护(1)与二次衬砌(3)之间;
所述初期支护(1)模筑混凝土为钢纤维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敞开式TBM施工的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支护(1)为模筑混凝土,所述二次衬砌(3)为钢筋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敞开式TBM施工的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包括:
环向排水管(4),为软式透水管,至少设有一根,紧贴于初期支护(1)内壁表面敷设;
复合防水层(2),敷设于环向排水管(4)远离初期支护(1)的一侧,在未设有环向排水管(4)的位置直接敷设于初期支护(1)内侧表面;
纵向排水管(6),设有两根,设于弧形拱形块与二次衬砌(3)的两端拱脚的接触处且延伸至整个施工段,通过三通与所述环向排水管(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敞开式TBM施工的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防水层(2)包括,
土工布,紧贴于环向排水管(4)远离初期支护(1)的一侧敷设,在没有环向排水管(4)的位置直接紧贴于初期支护(1)内侧敷设;
防水板,紧贴于所述土工布敷设。
5.根据权利要求3-4中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用于敞开式TBM施工的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水管(6)被复合防水层(2)反包N圈,其中N≥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敞开式TBM施工的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仰拱块(5)的上端面为平面且下端面为圆弧面,所述弧形仰拱块(5)采用三腔空腹式结构,所述弧形仰拱块(5)靠近二次衬砌(3)拱脚的两端间隔距离长度为X米的上下端均设有Y组的二衬钢筋预留孔(9),所述弧形仰拱块(5)的顶面设有至少一对注浆孔(11),其中X、Y均为不为零的自然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用于敞开式TBM施工的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仰拱块(5)左右两端中心位置各设有Z个泄水孔(7),所述泄水孔(7)通过横向排水管与设置在纵向排水管上的三通连通,且与弧形仰拱块(5)靠近二次衬砌(3)拱脚两侧的腔室连通,其中Z为不为零的自然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用于敞开式TBM施工的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11)贯穿弧形仰拱块(5)且关于初次衬砌中心与弧形仰拱块(5)上端面的垂线镜像对称,任意一个注浆孔(11)的轴线的延长线和所述垂线的延长线相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用于敞开式TBM施工的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仰拱块(5)的下端面通过仰拱块底部回填(8)与初期支护(1)连接,所述仰拱块底部回填(8)为通过注浆孔(11)注入的高强细石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635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