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帘喷房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63427.4 | 申请日: | 202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40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顾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精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6/40 | 分类号: | B05B16/4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周彩钧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帘喷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帘喷房,它包括喷漆室、油气分离室和循环风机组,所述油气分离室设置于喷漆室下方,所述喷漆室上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喷漆室底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油气分离室顶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油气分离室下部设置有回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组的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之间通过引风管相连接,所述回风口通过回风管与循环风机组的进风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帘喷房,其使用油代替循环水,噪音低,使用寿命长,可以解决很多水洗式喷涂间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工作环境、环境污染、品质等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帘喷房,属于喷涂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喷漆房,就是在一个房间里对喷漆对象进行喷漆着色处理。喷漆房是提供涂装作业专用环境的设备,能满足涂装作业对温度、湿度、光照度、空气洁净度等要求,能将喷漆作业时产生的漆雾及有机废气限制并处理后排放,是环保型的涂装设备。
目前应用广泛的喷漆房主要有干式喷漆房和湿式喷漆房两种:干式喷漆房一般用过滤网和低质过滤材料过滤漆雾,要定期检查并进行更换,否则轻则影响烤漆质量,重则可能引起火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处理多余漆雾的方式越来越先进。许多高档的汽车使用水处理喷漆房,将多余的漆雾经过处理溶解在水里,在处理漆雾的方式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大多数喷漆房为水洗式喷涂间,主要原因是水洗式喷涂间设备效率高,一般可达95%-98%;着火危险性小;安全性高。但是水洗式喷涂间存在以下缺点:
1、使用期间会产生大量废水,污染环境;
2、需要加入大量化学药剂,来实现水中吸附的废漆渣与循环水的化学分离,同时需要漆渣分离设备来实现循环水与废漆渣的物理分离,作业量大,环境极臭,对环境的污染极大;
3、水洗式喷涂间极易生锈,六年左右就需要更换循环水,此时会产生大量污染性废水,需要经过污水处理达到环保要求后方可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油帘喷房,其使用油代替循环水,噪音低,使用寿命长,可以解决很多水洗式喷涂间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工作环境、环境污染、品质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帘喷房,它包括喷漆室、油气分离室和循环风机组,所述油气分离室设置于喷漆室下方,所述喷漆室上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喷漆室底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油气分离室顶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油气分离室下部设置有回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组的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之间通过引风管相连接,所述回风口通过回风管与循环风机组的进风口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喷漆室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动压层、静压层和喷漆层,所述第一进风口与动压层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回风口有两个,两个回风口设置于油气分离室左右两侧,左右两个回风口分别通过回风管与循环风机组进风口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循环风机组的出风口还通过排气管与RTO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油气分离室包括分离箱体,所述分离箱体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上挡板,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左右两个上挡板之间,所述上挡板外侧向外延伸设置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上设置有上溢油槽,所述第二进风口下方设置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与左右两个上挡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左油帘板和右油帘板,所述左油帘板和右油帘板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下支撑板下方设置有左右两个下溢油槽,所述下支撑板左右两侧延伸至左右两个下溢油槽上方,左右两个下溢油槽之间形成中间通道,所述中间通道下方设置有储油槽。
可选的,所述左油帘板和右油帘板结构相同,均包括油帘板本体,所述油帘板本体上沿竖向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有多条,多条通风孔前后间隔布置。
可选的,所述通风孔自上而下尺寸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精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精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63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视觉薄膜散包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