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动开关夜灯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62107.7 | 申请日: | 202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78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梦锟;马勇;石雨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15 | 分类号: | H05B47/115;H05B47/17;H05B4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驱动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动开关夜灯驱动电路,所述点动开关夜灯驱动电路包括点动开关控制模块、夜灯驱动模块和夜灯,所述点动开关控制模块包括人手感应单元和点动开关,所述人手感应单元与点动开关连接,所述人手感应单元用于实时感应人手,根据人手感应结果确定点动开关控制信号,并通过点动开关控制信号控制点动开关的开关状态,所述点动开关与夜灯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夜灯驱动模块还与夜灯连接,所述夜灯驱动模块用于根据点动开关的开关状态输出夜灯驱动信号,并根据夜灯驱动信号控制夜灯的亮灭状态。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点动开关代替自锁开关作为夜灯驱动按键,在点动开关按下时,才能够实现点动开关夜灯驱动电路整体通电,从而有效降低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点动开关夜灯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夜灯相较于常见的家用灯具,亮度一般偏低,能够在晚上睡眠过程中或者是昏暗情况下使用,能够避免人们在昏暗情况下,被过亮的灯光所刺激。而常见的夜灯驱动电路中,在切换夜灯的亮灭状态时,常通过自锁开关来维持夜灯驱动电路的开启状态。而由于夜灯的应用场景的特殊性,夜灯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但在应用自锁开关作为夜灯驱动电路的开关元件时,即使夜灯未处于开启状态,夜灯驱动电路也会一直保持通电状态,功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点动开关夜灯驱动电路,通过点动开关代替自锁开关作为夜灯驱动按键,在点动开关按下时,才能够实现点动开关夜灯驱动电路整体通电,能够解决通过自锁开关作为夜灯驱动按键时存在的耗电问题,能够有效降低夜灯驱动电路的功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点动开关夜灯驱动电路,包括点动开关控制模块、夜灯驱动模块和夜灯,所述点动开关控制模块包括人手感应单元和点动开关,所述人手感应单元与点动开关连接,所述人手感应单元用于实时感应人手,根据人手感应结果确定点动开关控制信号,并通过点动开关控制信号控制点动开关的开关状态,所述点动开关与夜灯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夜灯驱动模块还与夜灯连接,所述夜灯驱动模块用于根据点动开关的开关状态输出夜灯驱动信号,并根据夜灯驱动信号控制夜灯的亮灭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夜灯驱动模块和点动开关之间还连接有点动开关控制电路,所述点动开关通过点动开关控制电路与夜灯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点动开关控制电路用于传递点动开关的开关状态至夜灯驱动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人手感应单元还与夜灯驱动模块连接,所述人手感应单元还用于根据人手感应结果控制夜灯驱动模块的工作模式。
进一步的,在所述人手感应单元感应到人手靠近时,控制夜灯驱动模块切换至可工作模式,在所述人手感应单元感应到人手离开时,控制夜灯驱动模块切换至停止工作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人手感应单元包括控制芯片U1、感应元件PAD1、感应元件PAD2、电容C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MOS管Q1,所述感应元件PAD1通过电阻R1与控制芯片U1的TOUCH2引脚连接,所述感应元件PAD2通过电阻R2与控制芯片U1的TOUCH1引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VCI通过电容C1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GND引脚以及MODE引脚均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VDD引脚与5V电源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OUT1输出引脚通过二极管D2与夜灯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OUT2引脚通过二极管D1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4接地,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在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夜灯驱动模块以及点动开关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还与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62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