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改性沥青生产的液体助剂上料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455909.5 | 申请日: | 2022-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43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 发明(设计)人: | 范明宝;张志浩;李辽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万程路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35/71 | 分类号: | B01F35/71;B01F10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张彤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改性沥青 生产 液体 助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改性沥青生产的液体助剂上料结构,涉及上料结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混合加工罐、液体助剂罐、传输滑轨、助剂运输组件和压力控制组件,传输滑轨高处的一侧设有混合加工罐,传输滑轨低处的一侧设有液体助剂罐,传输滑轨底部滑动连接有助剂运输组件,传输滑轨顶部滑动连接有压力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导轨方式分批次运输助剂,节省人力,并有液体推杆推出内部的助剂,减少助剂在途中的浪费,并配置有压力控制组件,能控制助剂释放速度,并匀速释放,解决了现有的液体助剂上料结构人工上料费时费力,效率低,管道运输,途中存在损耗,以及倾倒助剂时,可能会冲击沥青,造成液体飞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上料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改性沥青生产的液体助剂上料结构。
背景技术
改性沥青是掺加各种填料的混合料,长被用于公路铺设和防水工程,在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添加液体助剂,液体助剂上料时,通常为人工上料,劳动强度较大,也有少量管道运输,上料时,难以控制流量与上料速度,仍有改善的空间,现有公开文献,CN207774792U-用于橡胶改性沥青生产的液体助剂自动上料装置,公开设置有烟气收集管路,并经过进料管路的加热段,利用烟气热量对液体助剂进行预加热,在上料装置中设有传感器、阀门、流量计和泵,连接于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上料,解决了现有的上料装置人工上料劳动强度大,流量控制误差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的改性沥青生产的液体助剂上料结构通常采用人工运输或管道运输,人工运输费时费力,效率较低,管道运输会有部分助剂残留在管道的内壁,在运输途中存在一定量的浪费,增加了成本;
2、现有的改性沥青生产的液体助剂上料结构在沥青混合加工时,倾倒入罐内,直接倾倒液体存在一定的冲击,可能会导致液体飞溅,溅出沥青混合液和液体助剂,造成污染和材料浪费,也会冲散落点的沥青,可能导致改性沥青混合不够均匀,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性沥青生产的液体助剂上料结构,通过采用导轨方式分批次运输助剂,节省了人力,并有液体推杆推出内部的助剂,减少了助剂在途中的浪费,并配置有压力控制组件,能便捷控制助剂释放速度,并匀速释放,解决了现有的液体助剂上料结构人工上料费时费力,效率低,管道运输,途中存在损耗,以及倾倒助剂时,可能会冲击沥青,造成液体飞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改性沥青生产的液体助剂上料结构,包括混合加工罐、液体助剂罐、传输滑轨、助剂运输组件和压力控制组件,传输滑轨高处的一侧设有混合加工罐,传输滑轨低处的一侧设有液体助剂罐,传输滑轨底部滑动连接有助剂运输组件,传输滑轨顶部滑动连接有压力控制组件,液体助剂罐底部设有抬升底台。
进一步地,传输滑轨顶部设有顶部滑轨,传输滑轨底部开设有底部滑槽,助剂运输组件连接位置与压力控制组件匹配。
进一步地,助剂运输组件是由内槽滑动件、转动转轴、折弯转动件和助剂运输筒共同组成,内槽滑动件在底部滑槽内滑动,内槽滑动件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转轴,转动转轴底端转动连接有折弯转动件,折弯转动件底部转动连接有助剂运输筒。
进一步地,助剂运输筒底部螺纹连接有底部封盖,底部封盖底面的轴心处连接有取液管头,助剂运输筒的周侧面设有透明观测窗。
进一步地,助剂运输筒顶部的一侧连接有气管连接口,助剂运输筒内腔的顶壁设有气腔限位件,助剂运输筒内腔滑动连接有液体推件,液体推件底部卡接有密闭橡胶套头。
进一步地,压力控制组件是由滑轨移动部、气压控制部、气体输送管和透气头共同组成,滑轨移动部沿顶部滑轨滑动,滑轨移动部顶部设有气压控制部,气压控制部顶部连接有透气头,气体输送管和气管连接口之间连接有气体输送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万程路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万程路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559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骑型车辆的制动配管结构及摩托车
- 下一篇:一种语音识字教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