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柱纤维环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10927.1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89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黄雪华;岳欣;殷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邦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王玲玲 |
地址: | 225316 江苏省泰州市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纤维 缝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纤维环缝合器,通过设置外护鞘、内针管以及内推线杆,用外护鞘将内针管套住后,将其伸入待缝合部位,然后移动外护鞘,漏出内针管,用内推线杆将条形线结连接缝线推入待缝合部位进行缝合,提高纤维环缝合效率,采用全缝线缝合,取代锚钉固定,降低手术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创手术器械领域,具体设计一种脊柱纤维环缝合器。
背景技术
椎间盘突出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患者人数近几年呈上升趋势;该疾病最常见的诱因是椎间盘各部分如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等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并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从而产生疼痛或肢体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相关技术中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切除突出的髓核及游离的纤维环组织,以解除神经根的压迫;但纤维环遗留下来的切口如果不处理,残留的髓核会再次突出,因此在髓核摘除后,需要对纤维环进行修复,如何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缝合效果好的缝合器,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脊柱纤维环缝合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脊柱纤维环缝合器,包括后端手柄以及缝合导杆组件;
缝合导杆组件包括外护鞘、内针管以及内推线杆,内针管固定于后端手柄上,外护鞘套接于内针管外,且外护鞘与后端手柄上第一推动结构连接;内推线杆设置于内针管内部,且内推线杆与后端手柄上第二推动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内针管的前端可拆卸设置有内针管护套。
进一步地,内针管的前端连接有内针管针头,内针管针头设置有弧度。
进一步地,后端手柄上设置有内针管紧固件,内针管的后端固定于内针管紧固件上。
进一步地,第一推动结构包括弹性件以及卡接件;弹性件上设置有凸台,卡接件上设置有多个与凸台配合的卡槽,凸台与任一卡槽卡接,外护鞘固定于弹性件上。
进一步地,第二推动结构包括手控轮、防滑凸起以及齿形杆;
手控轮通过转轴设置于后端手柄上,手控轮的一半设为齿轮,手控轮的另一半上设置为防滑凸起,齿形杆与手控轮上的齿轮啮合,齿形杆上设置有滑槽,后端手柄内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滑轨,滑槽与滑轨滑动连接,内针管紧固件内设置有通道,内推线杆穿过内针管紧固件上的通道固定于齿形杆上,齿形杆的滑动方向与内推线杆的轴线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第二推动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手控轮上的弧形开孔以及凸杆;凸杆固定于后端手柄上,凸杆穿设于弧形开孔,且弧形开孔与手控轮同心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推动结构还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内针管紧固件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齿形杆上,且复位弹簧套设于内推线杆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脊柱纤维环缝合器,通过设置外护鞘、内针管以及内推线杆,用外护鞘将内针管套住后,将其伸入待缝合部位,然后移动外护鞘,漏出内针管,用内推线杆将条形线结连接缝线推入待缝合部位进行缝合,提高纤维环缝合效率,采用全缝线缝合,取代锚钉固定,降低手术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脊柱纤维环缝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柄前端弹性件衔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缝合导杆组件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缝合导杆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纤维环缝合器所用缝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邦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邦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10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