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动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399556.1 | 申请日: | 2022-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63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潘华林;张林;赖小宇;黄炳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丰电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26 | 分类号: | H01H13/26;H01H13/12;H01H1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刘玉强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动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动开关,通过采用动片、驱动杆和第一弹片,操作时,压下按钮带动驱动杆的另一端向下动作,使卡制在驱动杆一端的动片产生向上的动作力,第一弹片发生形变,动片的另一端与第三端子接触,实现开关功能切换;在松开压下按钮的力后,第一弹片恢复形变,驱使动片向下移动,动片的另一端与第二端子接触,实现1次循环动作。本实用新型的微动开关通过按钮带动驱动杆实现开关切换的功能,导通点位置一致性较好,切换迅速,能满足外部机构对重复位置精度高要求,组装方便,便于自动化组装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动开关。
背景技术
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隙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
传统的微动开关主要由外壳、按钮,设于外壳内的常开静触头、常闭静触头及通过按钮驱动可与常开静触头或常闭静触头接触导通的动触件,动触件为片状体,其延伸至常开静触头及常闭静触头处的一端设有动触头。
动触件通过按钮按压后与常开静触头贴合,促使开关呈开启导通状态,而按钮解除对动触件的抵压后,动触件则会接触与常开静触头的贴合,反之会通过弹性力与常闭静触头保持贴合。通常动触件为弹性片,但长时间的使用后,其弹性灵敏度会降低,使动触片处于常开静触头与常闭静触头之间出现转换缓慢或无法转换的情况,而且传统的微动开关中动触片与常开静触头及常闭静触头之间行程较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大的差动。
公开号为CN20501643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转换、小差动微动开关,包括有外壳、按钮,设于外壳内的常开静触头、常闭静触头及动触件,动触件为条状体,动触件包括有条状的驱动体及设于驱动体上并可与常开静触头及常闭静触头接触的触头,外壳内设有供动触件架设的支架,常开静触头与常闭静触头呈平行状架设于外壳内,动触件的触头延伸至常开静触头与常闭静触头之间,支架上设有一端与支架抵触,另一端与动触件的驱动体抵触的弹性回位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转换速度快、转换时不会出现偏差、使电路连接稳定、结构简单的快速转换、小差动微动开关。但该专利通过按钮的底部按压或松开动触件的一端,使动触件另一端的触头在上下两个触点之间切换,实现开关功能切换,因此仅适用于按钮与动触件的触头位于不同侧的微动开关,而当按钮与动触件的触头位于同一侧时,上述技术方案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微动开关,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顶部的按钮、安装于壳体内的开关组件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壳体底部的基座,开关组件包括横向依次排列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第二端子的顶部与第三端子的顶部弯折后相对设置,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的底部均穿过基座并伸出,开关组件还包括动片、驱动杆和第一弹片,动片的一端与驱动杆的一端卡接,驱动杆的另一端抵接于按钮的底部,动片的另一端位于第二端子的顶部与第三端子的顶部之间,第一弹片的一端与第一端子的顶部卡接,第一弹片的另一端与动片的另一端卡接,第一弹片的弹力使动片的另一端紧贴第二端子。
优选地,所述动片的底部纵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杆的中部开设有限位孔,第一端子的顶部依次穿过通孔和限位孔,第一端子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与限位孔的内沿卡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子顶部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卡接于第二卡槽内,第一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动片的另一端卡接。
优选地,所述按钮的底部固定有按压件,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按压件抵触连接。
优选地,所述动片呈船形结构,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动片的底部横向开设有通槽,定位块嵌入通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子的顶部与第三端子的顶部相对设置有静触点,两个静触点分别焊接或铆接固定于第二端子的顶部与第三端子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丰电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丰电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99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