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胶枪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86370.2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12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康尼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大成君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7 | 代理人: | 张印铎 |
地址: | 21556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胶枪 | ||
本申请公开一种注胶枪,以缩减出胶口间距,降低胶料浪费,其中,一种注胶枪,包括:主体;驱动组件;所述主体设有多个沿轴向将其贯穿的阀腔;多个所述阀腔相间隔地平行排布;所述主体内还设有与多个所述阀腔连通的胶液流道;所述胶液流道包括垂直于轴向的主流道和连通流道;所述主流道沿直线延伸;多个连通流道一一对应地将多个阀腔与胶液流道相连通;所述主流道的内径大于所述连通流道的内径;每个所述阀腔设有可轴向移动的阀针;所述阀针与所述主体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阀针沿轴向移动地在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二轴向位置之间切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注塑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胶枪。
背景技术
目前的市场上使用的低压注胶机(包括进口低压注胶机)的注胶枪,采用在枪体上直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做出阀针孔与阀针的动配合,同时增加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防止胶液从阀针与孔的动配合间隙中漏胶。这种方法存在着加工难度大,不容易保证加工后配合孔的光洁度和精度以及相应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同时孔的表面硬度也法提高,影响耐磨性。使阀针与枪体容易磨损,注胶枪使用寿命较短,并且无法进行维修和修复只能更换新的胶枪。造成使用成本的增加。
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于2013年7月24日申请了公开号为CN203459234U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中公开了注胶枪的枪体、枪嘴及安装在枪体尾端的气缸,枪体与气缸固定板之间还设置有阀针座,阀针座固定在气缸的活塞杆上,阀针的前端与枪嘴配合并顶在枪嘴上,从而达到提高加工精度,确保形位公差,提高耐磨性等优点,但其无法对流道进行加热形成热流道,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冷胶,影响注胶封胶的效果。
为此,申请人于2021年10月17日申请了公开号为CN113814129A名称为热流道胶枪的发明专利,以满足热流道注胶的需求。借由申请人申请的上述专利可以看出,目前的注胶枪均为单枪头注胶枪,为提升效率可将多个注胶枪进行阵列排布进行注胶,但是由于各个注胶枪相互独立,出胶口之间的间距依然过大(因为目前市场上的注胶枪或者热流道注胶结构体积比较大,所以对注胶点的间距有一定的限制要求一般要求在25mm以上),对于产品注胶点布局要求较小的工件而言,出胶口间距较大,需要使用冷流道将胶引流到需要的注胶点(例如需要注胶的产品要求在20mm以内或者16mm以内的,市场上的注胶枪或者热流道注胶结构无法满足),进而导致水口料过多,水口比过大,胶料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各个注胶枪可独立分别向对应型腔注胶,由于枪身主体设置相应流道以及加热管,自身尺寸受到限制,因而出胶口之间的间距很难缩小。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将多个注胶枪进行集成时多个阀针之间的同步封枪难以得到满足,现有独立注胶枪的阀针单独通过与阀针座(例如CN202111206541.6的热流道胶枪)进行旋入调控,此种构造对于多阀针的同步调控无法满足,也难以同时满足多阀针同步进行封枪动作。
鉴于以上研究分析,本申请采用如下一种注胶枪的技术方案:
一种注胶枪,包括:主体;驱动组件;阀针调节组件;
所述主体设有多个沿轴向将其贯穿的阀腔;多个所述阀腔相间隔地平行排布;所述主体内还设有与多个所述阀腔连通的胶液流道,所述胶液流道具有用于输入预定压力胶液的胶液输入端;每个所述阀腔设有可轴向移动的阀针;所述阀针与所述主体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所述阀针调节组件连接多个所述阀针,能够可操纵地调节各个所述阀针的轴向位置;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阀针自用于打开出胶口的打开位置沿轴向移动至用于封堵出胶口的封枪位置。
一种注胶枪,包括:主体;驱动组件;
所述主体设有多个沿轴向将其贯穿的阀腔;多个所述阀腔相间隔地平行排布;所述主体内还设有与多个所述阀腔连通的胶液流道;每个所述阀腔设有可轴向移动的阀针;所述阀针与所述主体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阀针沿轴向移动地在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二轴向位置之间切换。
一种注胶枪,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康尼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康尼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863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多芯屏蔽机器人电缆
- 下一篇:一种汽车钣金冲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