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管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76238.3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85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莹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权行知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38 | 代理人: | 刘赛赛 |
地址: | 462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管 固定 | ||
一种导管固定带,有效的解决了现在对腹膜透析导管体外段进行固定时容易造成导管的弯折的问题;包括腰形的固定带,固定带的两个自由端互相拆卸连接,固定带前侧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孔,固定带前侧设有与通孔连通的固定筒,固定筒的轴线与固定带的夹角呈锐角,固定筒内滑道连接有夹紧板,固定带前侧设有位于固定筒右方的安置盒;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夹紧板的形状为工字形可对腹膜透析导管起到双重固定,防滑垫避免固定带滑动牵拉到腹膜透析导管,防压垫对患者植入导管部位起到保护作用,使用时可将导管接头从弹性卡层内取出,避免腹膜透析导管受到弯折,保证透析的效率,提高腹膜透析导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导管固定带。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PD)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的特性,通过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规律、定时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由于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弥散作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但是由于腹膜透析导管具有一段较长的位于人体外部的入口段,进而容易被牵拉,影响病人的舒适度,现在的固定带在对腹膜透析导管体外段进行固定时,一般是垂直于固定带进行固定,容易造成对腹膜透析导管的弯折,影响透析的效率,同时影响腹膜透析导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导管固定带,有效的解决了现在对腹膜透析导管体外段进行固定时容易造成导管的弯折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腰形的固定带,固定带的两个自由端互相拆卸连接,固定带前侧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孔,固定带前侧设有与通孔连通的固定筒,固定筒的轴线与固定带的夹角呈锐角,固定筒内滑道连接有夹紧板,固定带前侧设有位于固定筒右方的安置盒。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夹紧板的形状为工字形可对腹膜透析导管起到双重固定,防滑垫避免固定带滑动牵拉到腹膜透析导管,防压垫对患者植入导管部位起到保护作用,使用时可将导管接头从弹性卡层内取出,固定筒的轴线与固定带的夹角呈锐角,避免腹膜透析导管受到弯折,保证透析的效率,提高腹膜透析导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后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去掉固定筒的局部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去掉固定筒的局部剖切左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腰形的固定带1,固定带1的两个自由端互相拆卸连接,固定带1前侧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孔,固定带1前侧设有与通孔连通的固定筒2,固定筒2的轴线与固定带1的夹角呈锐角,固定筒2内滑道连接有夹紧板3,固定带1前侧设有位于固定筒2右方的安置盒4。
为了便于对腹膜透析导管10进行固定与防滑,所述的夹紧板3的形状为工字形,固定筒2左侧螺纹连接有螺杆5,螺杆5右端与夹紧板3转动连接,螺杆5左端贯穿固定筒2且设有转轮。
为了便于对导管接头11进放置,所述的安置盒4的开口朝前,安置盒4内设有弹性卡层6,导管接头11可与弹性卡层6配合。
为了使固定带1的两个自由端互相拆卸连接,所述的固定带1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有魔术贴7,两个魔术贴7可互相粘合。
为了对患者植入导管部位起到保护,所述的固定带1后侧设有与通孔对应且环形的防压垫8,通孔位于防压垫8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莹,未经王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762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水质自动监测站房采配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穿刺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