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内窥镜的气压测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53217.X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94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枫;欧阳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诺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谢磊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内窥镜 气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内窥镜的气压测漏装置,包括测漏仪本体,测漏仪本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测漏仪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头,第一安装头的背面设有加固管,加固管的内壁与连接管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管的底部设有微型吸风机,微型吸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风管,导风管的一端分别贯穿加固管和连接管的外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微型吸风机、导风管和阀门的配合,单次检测完毕后可通过启动微型吸风机,将通过注入内窥镜内部检测的气体快速排出,因此加速了排气速度,进而便于后续再次进行气压测漏,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排气时间,起到了多次快速侧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压测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内窥镜的气压测漏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内窥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集光、机、电等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它的成像主要依赖镜身前端装设的微型CCD/CMOS图像传感器,将信号经图像器处理后,呈现在监视器的屏幕上。比普通光导纤维内镜的图像清晰,色泽逼真,分辨率更高,而且可以同时供多人观看,在使用电子内窥镜前需要对其进行测漏,测漏可以减少内镜损伤和维修的成本,还可以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概率。
目前的测漏方式是将内窥镜与测漏装置之间连接后,通过注气判断是否存在漏气情况,单次检测一般导致数据存在有误,因此需要多检测几次,多次检测时则需要反复拆卸、连接,操作过于繁琐,且内窥镜规格不一时,反复更换连接头较为不便,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内窥镜的气压测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单次检测一般容易导致数据错误,因此需要多检测几次,多次检测时则需要反复拆卸、连接,操作过于繁琐和内窥镜规格不一时,反复更换连接头较为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内窥镜的气压测漏装置,包括测漏仪本体,所述测漏仪本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测漏仪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头,所述第一安装头的背面设有加固管,所述加固管的内壁与连接管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设有微型吸风机,所述微型吸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分别贯穿加固管和连接管的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风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的位置靠近加固管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头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安装头,所述第二安装头内壁和外壁远离第一安装头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三安装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安装头正面的开口尺寸大于第二安装头,所述第二安装头正面的开口尺寸大于第一安装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外壁的另外一侧固定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一端与测漏仪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测漏仪本体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微型吸风机的底端与安装座的顶端固定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微型吸风机、导风管和阀门的配合,单次检测完毕后可通过启动微型吸风机,将通过注入内窥镜内部检测的气体快速排出,因此加速了排气速度,进而便于后续再次进行气压测漏,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排气时间,起到了多次快速侧漏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第一安装头对小尺寸的内窥镜安装,通过将第二安装头与第一安装头的外壁螺纹安装可对中型尺寸的内窥镜安装测漏,通过将第三安装头与第二安装头之间安装后,可对大型尺寸的内窥镜安装测漏,当测漏的内窥镜尺寸不一时,可根据尺寸依次从大到小拆卸第三安装头和第二安装头即可,无需再次安装检测头,避免了经常拆装更换安装头造成的浪费时间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测漏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诺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诺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532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系统件加工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