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三轮摩托车用转向灯与方向把的总装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32246.8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94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宗申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6/055 | 分类号: | B62J6/055;B62K21/12;B62K5/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彭正红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轮 摩托车 转向 方向 总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三轮摩托车用转向灯与方向把的总装,涉及三轮摩托车用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正三轮摩托车用转向灯与方向把的总装包括方向把、固定结构和转向灯三个部分。所述方向把具有预定的弯折弧度,用于各部件之间的相互连通与定位;所述固定结构置于所述方向把作业面表面,具有预定的连接紧固力;所述转向灯通过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方向把相连,可进行相应的方向指示;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转向灯均置于所述方向把作业方向侧边处,使得左右两侧转向灯作业方向前部无任何遮挡,能够有效提升转向灯的信号提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摩托车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三轮摩托车用转向灯与方向把的总装。
背景技术
正三轮摩托车,是三轮摩托车的一种,指装有与前轮对称分布的两个后轮仅有驾驶员座位的摩托车。持有准驾车型代号为“D”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的机动车驾驶员,方准驾驶正三轮摩托车。驾驶正三轮摩托车,除须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外,还须遵守下列规定:1、在城镇街道不准超过40公里/小时,公路不准超过50公里/小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2、载物时不准超过行驶证上核定的载质量,高度从地面起不准超过2米,长度、宽度不准超出车厢,不准载人;4、只准在最右侧机动车道行驶。随着科技生活的不断发展,正三轮摩托车也被运用到了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对正三轮摩托车的性能要求与适用要求也越来越为严苛。
目前,常见的正三轮摩托车转向灯安装在前悬挂总成上的左右灯架上,由于左右灯架间隔距离较小,导致左右转向灯安装后间距小,无法起到良好的转向信号提示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正三轮摩托车用转向灯与方向把的总装,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正三轮摩托车用转向灯与方向把的总装,包括方向把、固定结构和转向灯三个组成部分。所述方向把具有预定的弯折弧度,用于各部件之间的相互连通与定位;所述固定结构置于所述方向把作业面表面,具有预定的连接紧固力;所述转向灯通过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方向把相连,可进行相应的方向指示;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转向灯均置于所述方向把作业方向侧边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方向把弯折弧度以作业方向上中心轴处成对称状,所述方向把凹陷处之间设有横管,所述横管连通所述方向把凹陷处作业方向的左右两侧,可提供预定的支撑力。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横管作业方向左右两侧底部处均设有长条孔,所述长条孔中空且两端开放,可为所述转向灯的连接电线提供预定的方向指引;在后期作业过程中所述转向灯的连接电线可贯穿过所述长条孔而后再进行相应的线路规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为螺栓和螺母,所述转向灯一端与所述螺母相连,所述螺栓置于所述方向把作业方向外侧表面,可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的相互配合使所述转向灯固定于所述方向把作业方向外侧表面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方向把与所述转向灯连接处设有通孔,且所述方向把所设通孔与所述横管所设长条孔相互连通,所述螺栓置于所述通孔处,中空并与所述通孔相互连通,使得所述转向灯连接电线可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长条孔延伸至所述方向把作业方向内侧壁面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三轮摩托车用转向灯与方向把的总装,涉及三轮摩托车用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正三轮摩托车用转向灯与方向把的总装包括方向把、固定结构和转向灯三个部分。所述方向把具有预定的弯折弧度,用于各部件之间的相互连通与定位;所述固定结构置于所述方向把作业面表面,具有预定的连接紧固力;所述转向灯通过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方向把相连,可进行相应的方向指示;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转向灯均置于所述方向把作业方向侧边处,使得左右两侧转向灯作业方向前部无任何遮挡,并同时使得左右两侧转向灯的间距可达到预定的距离标准,能够有效提升转向灯的信号提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正三轮摩托车用转向灯与方向把的总装的整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宗申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宗申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32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体径向二十分量自然电磁脉冲信号接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薄壁筒类紧固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