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短程压紧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20499.3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62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张雨琴;吴彩桂;郑慧芳;李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江都永恒气动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B25B1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程 压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短程压紧油缸,包括油缸主体,油缸主体下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部,与油缸主体形成呈倒凹形状,固定部内设置有通道,通道内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外侧设置有活塞,活塞置于油缸腔体内,油缸腔体与通道为一体构造,油缸腔体的外侧设置有端盖;油缸主体内设置有第一横向管道及第二横向管道,第一横向管道及第二横向管道中部向上延伸有油口,第一横向管道及第二横向管道两侧均向下延伸有支油管。本实用新型油缸结构紧凑,通过缩小油缸行程,减小整体体积,同时对管路进行优化便于后期疏通维修,提供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短程压紧油缸。
背景技术
活塞式夹紧油缸由前盖、后盖、油缸、活塞杆、压板等组成,活塞杆在缸体内作直线往复运动,达到夹紧与松卸工件的目的。
传统的活塞式夹紧油缸由于活塞杆的行程的较长,导致内部油路较多且具有较多的弯曲结构,特别是内部管路发生堵塞时不易疏通,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大部分的油缸由于行程较长导致输出力不稳定,安全性有所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维修方便且具有双向夹紧功能的一种短程压紧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短程压紧油缸,包括油缸主体,所述油缸主体下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部,与油缸主体形成呈倒凹形状,所述固定部内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侧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置于油缸腔体内,所述油缸腔体与通道为一体构造,所述油缸腔体的外侧设置有端盖;
所述油缸主体内设置有第一横向管道及第二横向管道,所述第一横向管道及第二横向管道中部向上延伸有油口,所述第一横向管道及第二横向管道两侧均向下延伸有支油管。
优选的,所述活塞为双层环状凸起结构,所述环状凸起包裹有密封橡胶并与油缸腔体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通道内设置有三组凹槽,所述凹槽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轴用圈、挡圈、防尘圈;所述轴用圈、挡圈、防尘圈均与活塞杆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端盖为底座与凸起部组成,所述底座与油缸腔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O型圈,所述O型圈与油缸腔体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管道两侧连接的支油管出口端与端盖凸起部与活塞之间的无杆腔联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横向管道两侧连接的支油管出口端与活塞、活塞杆、油缸腔体组成的有杆腔联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管道、第二横向管道、支油管外露在油缸主体外侧的端口处通过密封填料及压盖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通过在固定部设置对称的活塞杆,使得第一横向管道送油进入无杆腔区域时,无杆腔内体积增加,有杆腔内体积减少,活塞杆可相向伸出;第二横向管道送油进入有杆腔区域时,有杆腔内体积增加,无杆腔内体积减少,活塞杆可相背缩回;即可实现联动压紧,整个装置由于油路较短,反应灵敏迅速,能保证很好的夹紧功能,输出力稳定,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2、优化端盖设计,既保证了密封功能,又使得在维修活塞杆时,只需要拆除端盖即可,方便快捷;同时整个油路管道均为垂直或水平贯穿打通,在拆卸清洗时,可有效处理内部堵塞的问题,维修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油缸主体,2固定部,3活塞杆,4活塞,41环状凸起,42密封橡胶,5油缸腔体,6端盖,61底座,62凸起部,7第一横向管道,8第二横向管道,9油口,10支油管,11轴用圈,12挡圈,13防尘圈,14O型圈,15密封填料,16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江都永恒气动液压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江都永恒气动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20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