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电站传热管管板查漏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13780.4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78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卓理政;崔运佳;王运喜;张龙强;陈挥扬;蒋志龙;詹瑜滨;韩文悦;王永鹏;施卫华;陆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殷克迪 |
地址: | 363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站 传热 管管 板查漏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传热管管板查漏工装,该查漏工装包括手柄组件、密封罩和堵头;手柄组件拧入密封罩中,堵头安装至手柄组件底部。本实用新型配合真空检漏仪,管板查漏工装可以分别验证传热管两端管板密封是否泄漏;查漏时间短,传热管及管板建立真空时间只需要10s左右,保持30s以上即可确认不漏,而根据壳侧容积确定,壳侧打压充水试验通常需要数小时以上;对比壳侧水压试验、氦气捡漏,利用本工具查漏人力物力耗费少;对比氦气捡漏定位精准,可以准确验证单根传热管两端管板焊缝,定位具体泄漏管板焊缝;本实用新型操作简易,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查漏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传热管管板查漏工装。
背景技术
管式热交换器管板密封性一般通过三种方式验证:第一种为管板焊缝渗透试验,使用显影剂检查管板焊缝是否有表面裂纹。此种方法只能初步判断焊缝是否有表面损伤,不能作为管板密封查漏的最终验证手段;第二种方式为壳侧水压试验,对管式换热器壳侧进行充水打压,然后观察管板侧是否有水渗出,此种方法直观有效,但核电厂很多管式热交换器不具备壳侧打压条件(如氢气冷却换热器),同时对于大型热交换器充水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第三种查漏方式为氦气捡漏,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使用氦气进行查漏,此种方法需要专业团队进行,使用成本较高,且定位不精准,无法准确定位泄漏传热管坐标,同时无法判断是传热管泄漏还是管板泄漏。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核电站传热管管板查漏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电站传热管管板查漏工装,在方便快捷的对管式热交换器进行管板查漏试验,且使用条件不受限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核电站传热管管板查漏工装,该查漏工装包括手柄组件、密封罩和堵头;
手柄组件拧入密封罩中,堵头安装至手柄组件底部。
所述的密封罩与手柄组件之间设有手柄O型圈a,密封罩配合手柄O型圈a与手柄组件形成密封。
所述的堵头和手柄组件为销柱配合。
所述的密封罩罩住传热管一端。
所述的密封罩和传热管之间设有密封圈b,密封罩配合密封圈b与传热管板形成密封。
所述的手柄组件顶端开口处接真空捡漏仪。
所述的密封罩为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配合真空检漏仪,管板查漏工装可以分别验证传热管两端管板密封是否泄漏;
(2)本实用新型查漏时间短,传热管及管板建立真空时间只需要10s左右,保持30s以上即可确认不漏,而根据壳侧容积确定,壳侧打压充水试验通常需要数小时以上;
(3)对比壳侧水压试验、氦气捡漏,利用本工具查漏人力物力耗费少;
(4)本实用新型对比氦气捡漏定位精准,可以准确验证单根传热管两端管板焊缝,定位具体泄漏管板焊缝;
(5)本实用新型操作简易,传热管查漏一般需要两人配合堵住传热管两端,第三个人配合对两头堵管进行确认,本实用新型查漏方法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查漏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核电站传热管管板查漏工装示意图;
图中:1-手柄组件;2-密封罩;3-管板密封位置;4-传热管;5-管板;6-O型圈a;7-堵头;8-密封圈b。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137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级混合油制造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多维调节功能的滑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