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易腐垃圾阳光房堆肥通风供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310713.7 | 申请日: | 2022-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17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毕峰;蒲楠楠;胡琰;韩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F17/979 | 分类号: | C05F17/979;C05F17/90;C05F17/96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垃圾 阳光 堆肥 通风 供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易腐垃圾阳光房堆肥通风供氧系统,包括阳光房,所述阳光房在内部设置通风供氧装置,以及与所述阳光房外部连通并可进行排气的集气系统,所述通风供氧装置在所述阳光房内分区域设置;所述通风供氧装置包括立式设置于所述阳光房底壁上的通风主管,所述通风主管外圈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与其连通围设有上支管和下支管,且所述上支管和所述下支管与所述通风主管之间呈倾斜状,形成立体式集排气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通风供氧装置分区设计,单独区域内的通风供氧装置可立体高效供氧以及根据其对排气和曝气工况的转换,以此加快易腐垃圾好氧发酵过程,提高堆肥产品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堆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易腐垃圾阳光房堆肥通风供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与日俱增,以焚烧和填埋为主的集中式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实要求,经实践证明垃圾分类处理是解决“垃圾围城”最为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主推垃圾四分法(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其中占比达50%以上的易腐垃圾的出路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地区依托经济优势可建立大型的厌氧产沼和好氧堆肥设施,但广大的农村地区因经济欠发达、且居住分散难以走城市一样的道路,因地制宜,分散式易腐垃圾处理模式油然而生,其中阳光房堆肥处理模式因投资成本低、减量效果明显且能生成有机肥料,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得到大规模推广。
阳光房堆肥处理模式是一种以太阳能作为辅助能量来实现易腐垃圾发酵腐熟生成肥料的处理方式,然而目前此技术中通风供氧系统的通风供氧效率十分低下,因其仅在发酵物料底部铺设曝气管来通风供氧,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及其他细小颗粒物极易堵塞曝气孔,导致最终的通风供氧效率不尽如人意影响垃圾处理效果;此外,目前阳光房普遍采用开放式的结构,多设有通风窗洞,发酵过程产生的恶臭气体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不利于垃圾分类以及处理工作的推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易腐垃圾阳光房堆肥通风供氧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区域立体全面的高效供氧、并对废气进行集中净化排放的通风供氧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易腐垃圾阳光房堆肥通风供氧系统,包括阳光房,所述阳光房在内部设置通风供氧装置,以及与所述阳光房外部连通并可进行排气的集气系统,所述通风供氧装置在所述阳光房内分区域设置;所述通风供氧装置包括立式设置于所述阳光房底壁上的通风主管,所述通风主管外圈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与其连通围设有上支管和下支管,且所述上支管和所述下支管与所述通风主管之间呈倾斜状,形成立体式集排气状态;所述集气系统包括将多区域内的所述通风主管同时连通并汇聚的集气主管,且所述集气主管设置于所述阳光房内的顶部;所述集气主管的统一排气端设置出气口,且所述出气口与除臭净化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支管远离所述通风主管端朝靠近所述阳光房底壁的方向倾斜,通过所述下支管与所述阳光房底壁连接配合,使围设的所述下支管对所述通风主管呈支撑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管和所述下支管外表面皆贯通设置孔洞,且所述上支管和所述下支管远离所述通风主管端封闭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主管内设置处于所述上支管顶部的转换装置,使所述气体排放通道形成封闭状态或流通状态。
所述转换装置包括浮子上止挡、导管、浮子下止挡、浮子和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内部与所述通风主管连通,所述通气管内形成气体排放通道;所述浮子上止挡与所述浮子下止挡沿气体排出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通气管两端;所述导管将所述浮子上止挡与所述浮子下止挡进行连接;所述浮子外表面呈作业部;所述浮子内贯穿设置与所述导管滑动配合的连接孔,且所述浮子通过与所述浮子上止挡或所述浮子下止挡的配合,使所述气体排放通道形成封闭状态或流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浮子上止挡包括设置在所述气体排放通道上的挡块,以及将挡块与所述导管连接的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107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杜梨古树树干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围挡清洗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