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91701.4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64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姜金浩;连宁;刘丙庆;王春涛;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16 | 分类号: | B65H23/16;B65H2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许利波 |
地址: | 264203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片 介质 处理 装置 | ||
1.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0)以及同时设置于所述机架(10)的介质处理机构和堆纸机构(20),所述介质处理机构和所述堆纸机构(20)沿薄片类介质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堆纸机构(20)包括容纳腔(204)和压纸组件(208),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04)内设有用于支撑薄片类介质的支撑部(205),所述压纸组件(208)包括:
压纸部(1),所述压纸部(1)活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0);
滚动件(2),所述滚动件(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压纸部(1),所述压纸部(1)始终具有使所述滚动件(2)靠近所述支撑部(205)的运动趋势以使所述滚动件(2)能够将薄片类介质压向所述支撑部(205),且所述滚动件(2)在薄片类介质的驱动下能相对所述压纸部(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纸机构(20)还包括输送组件(201),所述输送组件(201)用于驱动薄片类介质向所述容纳腔(204)移动,沿所述薄片类介质的输送方向,所述压纸部(1)和所述容纳腔(204)均设置于所述输送组件(201)的下游;
所述压纸部(1)具有沿所述薄片类介质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输送组件(201),且所述第一端通过枢接轴(3)与所述机架(10)枢接,所述滚动件(2)设置于所述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2)和所述第二端两者中的一者设有转轴(4),所述滚动件(2)和所述第二端两者中的另一者设有轴孔,所述转轴(4)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轴孔,且所述转轴(4)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枢接轴(3)的轴线;所述滚动件(2)能够绕所述转轴(4)的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设有所述转轴(4),所述滚动件(2)设有所述轴孔,所述滚动件(2)通过所述轴孔套设于所述转轴(4),所述压纸组件(208)包括两个所述滚动件(2);
所述压纸部(1)包括沿所述转轴(4)的轴向间隔排布的第一支撑座(111)和第二支撑座(11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11)和所述第二支撑座(113)之间的第三支撑座(115),所述第一支撑座(111)设有第一长孔(112),所述第二支撑座(113)设有第二长孔(114),所述第三支撑座(115)设有第三长孔(116),所述第一长孔(112)的圆周面设有第一开口(117),所述第二长孔(114)的圆周面设有第二开口(118),所述第三长孔(116)的圆周面设有第三开口(119),所述第一开口(117)和所述第二开口(118)的开口方向相同且均与所述第三开口(119)的开口方向相反;
所述转轴(4)同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17)、所述第二开口(118)及所述第三开口(119)与所述第一长孔(112)、所述第二长孔(114)及所述第三长孔(116)插接,且两个所述滚动件(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11)和所述第三支撑座(115)之间、所述第三支撑座(115)和所述第二支撑座(11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纸部(1)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引导面(12),所述引导面(12)用于引导由所述输送组件(201)输送的薄片类介质进入所述滚动件(2)和所述支撑部(20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纸部(1)通过枢接轴(3)与所述机架(10)枢接,所述压纸部(1)包括沿所述枢接轴(3)的轴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插接部(13)以及贯穿各所述插接部(13)的第一枢接孔(131);
所述机架(10)包括沿所述枢接轴(3)的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导纸部(106),以及贯穿每个所述导纸部(106)的第二枢接孔(107),所述导纸部(106)用于引导薄片类介质进入所述容纳腔(204);
每个所述插接部(13)均插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纸部(106)之间,且所述枢接轴(3)同时与所述第一枢接孔(131)及所述第二枢接孔(107)插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917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轴
- 下一篇:一种多方位同步成像的3D成像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