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生化系统的强化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86072.6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10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三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流 颗粒 污泥 生化 系统 强化 形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生化系统的强化形成装置,属于城镇污水生物处理设备领域;包括曝气池、二沉池、强化形成装置、曝气池进水管、曝气池出水管、二沉池出水管、回流污泥管I、回流污泥管II、回流污泥管III、回流污泥泵、上承载钢筋、下承载钢筋、微生物载体、绳子、永磁铁、曝气头、空气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生化系统的强化形成装置,通过强化形成装置的结构设计实现将传统的连续流絮状活性污泥法工艺转化为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工艺,从而拓宽了好氧颗粒污泥工艺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镇污水生物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生化系统的强化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工艺是目前世界各国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然而,活性污泥法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是以絮状形态存在的,在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中,存在着COD、总磷和总氮等去除率不稳定,易发生污泥膨胀,以及占地大,水力停留时间长等问题。
好氧颗粒污泥是由相互聚集的、多物种的微生物构成的团体,是一种不借助任何载体的自凝聚菌胶团。在过去的20年中,废水生物处理领域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证明,好氧颗粒污泥在水质净化方面比传统活性污泥更具有优势。好氧颗粒污泥对COD、总磷和总氮等具有稳定和良好的去除效率;水力停留时间短,占地小,剩余污泥量小;不产生污泥膨胀。迄今为止,好氧颗粒污泥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之一。但是,目前好氧颗粒污泥工艺是以间断进水和出水的SBR工艺和CAST工艺为主的,而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工艺还很少。连续流活性污泥法工艺,如;A2O、AO、UTC工艺等,占据着污水厂的绝大份额。因此,如何将连续流的活性污泥法生化系统快速有效的转化为连续流的颗粒污泥生化系统,拓展其应用范围就成为关键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迫切需要一种技术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装置;
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生化系统的强化形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曝气池、二沉池及强化形成装置;
所述强化形成装置串联在回流污泥管路上;其出水口与回流污泥管III连接,回流污泥管III与曝气池前端连接;
所述曝气池通过曝气池出水管与二沉池的入水口连接;
所述二沉池的底部排泥口通过回流污泥管I与回流污泥泵进口连接;
所述回流污泥泵出口通过回流污泥管II与强化形成装置入口连接;
所述强化形成装置包括外壳、上承载钢筋、下承载钢筋、微生物载体、绳子、永磁铁、曝气头及空气管;所述外壳为钢板结构,内部设置有上承载钢筋及下承载钢筋,所述上承载钢筋与下承载钢筋相互平行,且上承载钢筋与下承载钢筋之间设置有微生物载体及永磁铁;
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与所述空气管连接,且曝气头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所述微生物载体与永磁铁的布置方式为等间距均匀交替布置。
所述上承载钢筋及下承载钢筋均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强化形成装置的内部。
所述曝气头设置在强化形成装置内底部。
所述二沉池上设置有二沉池出水管。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生化系统的强化形成装置,强化形成装置串联接在原活性污泥法系统的回流污泥管路上,将传统的絮状连续流活性污泥法工艺转化为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工艺,从而拓宽了好氧颗粒污泥工艺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三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三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86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机的油墨储存容器
- 下一篇:一种内部供热的立式渐变螺旋热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