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建筑蓄水屋顶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83340.9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38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黄鑫酮;刘恺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18;E03B3/02;H02S30/20;H02S20/30;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德明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60 | 代理人: | 黄鑫 |
地址: | 71005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建筑 蓄水 屋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蓄水屋顶,其包括设置在屋顶的蓄水池,蓄水池开口处间隙排布有若干隔板,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收放太阳能组板的放置槽,太阳能组板通过若干升降杆活动设置在放置槽上,蓄水池的侧壁上设置有水位监测仪和溢流管路,溢流管路与储水箱连接,储水箱与蓄水池之间设置有补水管路,补水管路上设置有水泵,若干太阳能组板、水位监测仪、水泵和控制器之间均电连接;本方案的蓄水池在确保屋顶保温隔热效果的前提下,还对屋顶的光照和雨水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其中太阳能组板收放自如、调节方便,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无需额外供电,甚至还能向外供电,从而达到节省能源、低碳环保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筑蓄水屋顶。
背景技术
在屋顶修建的过程中,隔热保温层是必不可少的,水隔热也常用的一种隔热方式,而现有的蓄水屋顶只为解决保温隔热的问题,未对屋顶的太阳光照和雨水进行充分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急需一种可将光照和雨水进行充分利用的屋顶蓄水池,以贯彻低碳、绿色、环保的新时代理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蓄水屋顶,解决了屋顶保温隔热的问题,同时对光照和雨水进行充分利用,低碳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绿色建筑蓄水屋顶,其包括设置在屋顶的蓄水池,蓄水池开口处间隙排布有若干隔板,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收放太阳能组板的放置槽,太阳能组板通过若干升降杆活动设置在放置槽上,蓄水池的侧壁上设置有水位监测仪和溢流管路,溢流管路与储水箱连接,储水箱与蓄水池之间设置有补水管路,补水管路上设置有水泵,若干太阳能组板、水位监测仪、水泵和控制器之间均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通过水位监测仪可监测蓄水池内的水位,当水位过低时,控制器可驱动补水管路上的水泵运行,并通过补水管路对蓄水池进行及时补水,直至水位达到合适位置,这样设置使蓄水池内的水位始终处于合理范围,从而确保屋顶的保温隔热效果;蓄水池还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当蓄水池内的水位过高时,雨水可通过溢流管路流至储水箱内进行储存,为补水管路提供水源,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充分利用;太阳能组板可充分利用屋顶的光照,并为水泵、水位监测仪和控制器供电,实现自给自足,无需额外供电,最终在满足屋顶保温隔热的前提下,实现低碳、节能和环保的目的。
进一步地,太阳能组板包括第一太阳能板,第一太阳能板的两侧面均设置有与第一太阳能板平行的第二太阳能板,第一太阳能板两侧面的端部均设置有滑轨,两块第二太阳能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滑轮,第一太阳能板与第二太阳能板通过滑轨与滑轮的配合实现错位滑动连接,且两块第二太阳能板的滑动延伸方向相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两块第二太阳能板可在第一太阳能板的两侧进行错位地滑动,从而实现伸展和收缩,当遇到光照充足的晴天时,可将两块第二太阳能板伸展开,使太阳能组板得到充分的光照;而当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可将两块第二太阳能板收缩折叠,并通过升降杆将太阳能组板收纳至放置槽内。
进一步地,滑轨内设置有气动支撑杆,气动支撑杆的伸缩端与第二太阳能板连接,且气动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太阳能板的滑动延伸方向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气动支撑杆可为处于伸展状态的第二太阳能板提供支撑力,防止第二太阳能板因为自身重力而发生回落。
进一步地,升降杆的顶部与第一太阳能板的背侧铰接;其中升降杆可实现第一太阳能板的高度调节,而铰接的连接方式,可实现第一太阳能板倾斜角度的调节,以便于提高光照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蓄水池的水面上设置有若干浮力板,浮力板上开设有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种植槽,种植槽的底部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透水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浮力板在蓄水池的水面上种植水生植物,使屋顶更加绿化美观的同时,防止水面被阳光直射,从而减缓水的蒸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83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LED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自动换喷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