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轴承套圈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64904.4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13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张上礼;李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健丰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孟令琨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轴承 | ||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轴承套圈,包括基础环并在基础环两侧分别安装有装配环,基础环包括主体及主体上居中布置的装配基体,且装配基体与主体为一体结构;所述装配基体两侧分别设有数个定位槽,所述装配环朝向装配基体一侧,设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突出结构;并在装配环上沿轴向设有安装孔,在装配基体上设有与安装孔相匹配的固定孔,通过穿设在安装孔内的连接件,将装配体固定于装配基体。本发明创造基础环的主体外侧具有装配基体结构,两装配环与装配基体配合固定,即保证了轴承套圈的使用性能,同时还能够在局部出现磨损或其它损坏时,单独进行更换即可,而无需整体报废。同时更易加工处理,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轴承设计及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轴承套圈。
背景技术
轴承套圈是一种环形零件,常见的轴承套圈大多为整体式结构,由于轴承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尤其在长期重载使用下的大型轴承,套圈容易损坏,如果采用的是整体结构的套圈,则需要整体更换并报废,浪费材料,使用成本较高。虽然现有专利设计CN212337932U公开的一种组合式轴承套圈,采用了中间环和装配环组合式的设计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型重载轴承整体报废的问题,但是经过长期实践及论证发现,这样结构设计的组合式轴承套圈,加工制作难度较大,尤其是中间环与装配环结合面,需要高精度加工处理,才能达到精密配合的要求。中间环与装配环相配合的表面高精度加工且需要精密配合,相应的,两侧装配环外侧端面也需要较高的加工精度,才能保证轴承套圈组装后,整体结构精度满足使用需求。由于中间环及装配环加工时需要分别装卡并进行加工,存在二次加工定位误差问题,加工制作难度大,由于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导致生产成本难以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该结构的轴承套圈产品也难以进一步大幅降低加工制造成本。因此,有必要对轴承套圈结构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装配式轴承套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轴承套圈,包括基础环并在基础环两侧分别安装有装配环,基础环包括主体及主体上居中布置的装配基体,且装配基体与主体为一体结构;
所述装配基体两侧分别设有数个定位槽,所述装配环朝向装配基体一侧,设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突出结构;并在装配环上沿轴向设有安装孔,在装配基体上设有与安装孔相匹配的固定孔,通过穿设在安装孔内的连接件,将装配体固定于装配基体;
所述主体两端的端面均突出于装配基体外端面;所述装配基体长度占主体长度的1/4-1/3,且装配基体的壁厚大于主体壁厚。
进一步,各所述定位槽以基础环的轴线为中心均布设置。
进一步,在所述基础环的两侧分别设有3-5个定位槽。
进一步,所述装配环外端面上,对应每一安装孔均设有沉台。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螺钉,该螺钉穿过装配环安装孔的一端,旋拧于装配基体上的固定孔。
进一步,所述装配环外径大于装配基体外径。
进一步,所述装配基体的壁厚为主体壁厚的1.5-3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基础环的主体外侧具有装配基体结构,两装配环与装配基体配合固定,即保证了轴承套圈的使用性能,同时还能够在局部出现磨损或其它损坏时,单独进行更换即可,而无需整体报废。同时,主体内壁为连续完整的配合面结构,更易加工处理,相比于分段式的轴承套圈结构加工成本更低,使用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健丰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健丰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649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