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汽车车顶包边的自动涂胶工位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252661.2 | 申请日: | 2022-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45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姚卫民;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隆昌车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B05C11/00;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索睿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9 | 代理人: | 何彪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 汽车 车顶 自动 涂胶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工位汽车车顶包边的自动涂胶工位,包括第一打胶工件固定工位、第二打胶工件固定工位以及机器人打胶装置,所述的第一打胶工件固定工位包括第一工位固定架台以及设第一车顶打胶固定胎膜结构,所述的第二打胶工件固定工位包括第二工位固定架台以及第二车顶打胶固定胎膜结构,机器人打胶装置包括机器人连接座、机器人控制座、设在机器人控制座上的第一控制臂、第二控制臂以及设在第二控制臂前端部的打胶器安装夹具。车顶的包边打胶工作需要运用双工位自动打胶机后一个机械臂可以给两个车顶打胶,实现一带二的操作水准。1.可提高生产效率、2.操作简单,利用率高3.节约用胶成本、节省人力、缩短工序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的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工位汽车车顶包边的自动涂胶工位。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汽车顶棚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汽车内饰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远超过汽车外形,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每个整车厂通常都由一个庞大的汽车内饰团队,来完成与内饰相关的大量工程工作。现有的汽车车顶包涂胶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人工进行涂胶的加工,两位工人手工配合进行,操作复杂且耗时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工位汽车车顶包边的自动涂胶工位,且具备操作的简单方便,结构设备稳定可靠的优点;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胶合速度,提高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工位汽车车顶包边的自动涂胶工位,包括第一打胶工件固定工位、第二打胶工件固定工位以及设在第一打胶工件固定工位、第二打胶工件固定工位之间的机器人打胶装置,所述的第一打胶工件固定工位包括第一工位固定架台以及设在第一工位固定架台上部的第一车顶打胶固定胎膜结构,所述的第二打胶工件固定工位包括第二工位固定架台以及设在第二工位固定架台上部的第二车顶打胶固定胎膜结构,所述的机器人打胶装置包括机器人连接座、设在机器人连接座上部的机器人控制座、设在机器人控制座上的第一控制臂、第二控制臂以及设在第二控制臂前端部的打胶器安装夹具。
所述的第一车顶打胶固定胎膜结构包括设在第一工位固定架台上部的第一胎膜架体、设在第一胎膜架体与第一工位固定架台之间第一内支架组、设在第一胎膜架体上部的第一胎膜固定具组件。
所述的第一胎膜固定具组件包括设在第一胎膜架体左侧的第一尾部固定具、设在第一尾部固定具下部第一胎膜架体上的第一防滑凸起边、设在第一胎膜架体右侧的第一首端部固定具、设在第一胎膜架体外周向的第一固定翻边体以及设在第一固定翻边体上部的第一边侧提件凹槽组。
所述的第二车顶打胶固定胎膜结构包括设在第二工位固定架台上部的第二胎膜架体、设在第二胎膜架体与第二工位固定架台之间第二内支架组、设在第二胎膜架体上部的第二胎膜固定具组件。
所述的第二胎膜固定具组件包括设在第二胎膜架体下侧的第二尾部固定具、设在第二尾部固定具下部第二胎膜架体上的第二防滑凸起边、设在第二胎膜架体上侧的第二首端部固定具、设在第二胎膜架体外周向的第二固定翻边体、第二固定翻边体上部的第二边侧提件凹槽组以及设在第二胎膜架体顶端的天窗口限位具结构。
所述的天窗口限位具结构包括天窗口环形限位台、设在天窗口环形限位台外周的外边定位块组。
在第二胎膜架体的顶端还设置斜面顶块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车顶的包边打胶工作需要运用双工位自动打胶机后一个机械臂可以给两个车顶打胶,实现一带二的操作水准。1.可提高生产效率、2.操作简单,利用率高、3.节约用胶成本、节省人力、缩短工序周期。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的精度提高,并在移动时工件不易掉落;保证了加工效率。同时工业效果明显,生产率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隆昌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隆昌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52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