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二次冷凝换热的燃气容积式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34181.3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46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黎彦民;陈汉虎;王庆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厨世家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9/00;F24H9/02;F24H9/16;F24H9/20;F24H15/35;F24H15/421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2 | 代理人: | 关健垣;林宏业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冷凝 燃气 容积 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二次冷凝换热的燃气容积式热水器,包括储水箱、热交换器、用于加热其的燃烧组件以及与燃烧组件连接的风机装置,储水箱与热交换器之间设有抽水泵,风机装置的出风端连接有冷凝换热器,冷凝换热器包括换热水道以及用于与风机装置连接的换热腔,换热水道的进水端与储水箱连接,换热水道的出水端和储水箱的进水端分别与热交换器连接,通过在风机装置的出风端设置冷凝换热器,使储水箱的冷水在进入热交换器之前在冷凝换热器内得到预热,有效地利用了风机装置排出的高温烟气的余热,被预热的水进入热交换器后再回流至储水箱内,实现对储水箱内储水加热的效果,提高了热水器的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积式热水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二次冷凝换热的燃气容积式热水器。
背景技术
容积式热水器一般包括储水箱和加热模块,加热模块的一端通过进水管和水泵与储水箱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出水管与储水箱连接,水箱内的冷水因为水泵的抽离从水箱经过进水管后进入燃烧换热模块进行加热,产生的热水通过出水管流水水箱,最终实现水箱内储水的加热;在燃烧换热模块顶板装有烟管,燃烧换热模块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烟管直接排向大气,造成高温烟气中的余热得不到利用,降低了燃气容积式热水器的热效率,白白浪费了燃气燃烧产生的能力。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二次冷凝换热的燃气容积式热水器,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二次冷凝换热的燃气容积式热水器,包括储水箱、热交换器、用于加热其的燃烧组件以及与燃烧组件连接的风机装置,储水箱与热交换器之间设有抽水泵,风机装置的出风端连接有冷凝换热器,冷凝换热器包括换热水道以及用于与风机装置连接的换热腔,换热水道的进水端与储水箱连接,换热水道的出水端和储水箱的进水端分别与热交换器连接。
所述换热水道由若干个相互并联的换热水管组合形成。
所述换热水管呈扁管形状。
所述冷凝换热器的前端密封连接有进水盖、出水盖和第一过渡盖,冷凝换热器的后端密封连接有第二过渡盖和第三过渡盖,进水盖、出水盖、第一过渡盖、第二过渡盖和第三过渡盖均与对应位置的换热水管形成间距。
与进水盖位置对应的换热水管形成有第一水管组。
第二过渡盖与第一水管组部分对应,与第二过渡盖对应的换热水管除形成第一水管组外还形成有第二水管组。
第一过渡盖与第二水管组部分对应,与第一过渡盖对应的换热水管除形成第二水管组外还形成有第三水管组。
第三过渡盖与第三水管组部分对应,与第三过渡盖对应的换热水管除形成第三水管组外还形成有第四水管组。
出水盖的位置与第四水管组对应。
进水盖、第一水管组、第二过渡盖、第二水管组、第一过渡盖、第三水管组、第三过渡盖、第四水管组和出水盖依次连接形成换热水道。
所述冷凝换热器具有用于向外排烟的排烟口以及用于与风机装置的出风端连接的进烟口,冷凝换热器内侧对应排烟口与进烟口之间的位置设有分隔板。
所述分隔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扰流凸点。
所述冷凝换热器的底部设有冷凝水排出口。
所述冷凝换热器的底部呈倾斜状设置,冷凝水排出口设置于冷凝换热器底部靠水平高度较小的一侧。
所述风机装置为直流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厨世家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厨世家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34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散热箱
- 下一篇:一种金属溶液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