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镀钛网结构及电镀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233672.6 | 申请日: | 2022-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96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都;林挺箫;陈嘉圣;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17/12 | 分类号: | C25D17/12;C25D2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帆远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0 | 代理人: | 张举仕 |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结构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镀钛网结构及电镀设备,包括:多个菱形阳极钛网,多个菱形阳极钛网呈多排多列分布且每个菱形阳极钛网的中心均设有第一电源接入点,每排的相邻两个菱形阳极钛网的第一对角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排菱形阳极钛网在与第一对角线平行的方向上交错分布,每列的相邻两个菱形阳极钛网的第二对角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列菱形阳极钛网在与第二对角线平行的方向交错分布。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镀钛网结构,构造多个菱形阳极钛网,将多个菱形阳极钛网依次连接,且在相邻的两个菱形阳极钛网中穿插一个菱形阳极钛网,从而利用布局及构造以平衡菱形阳极钛网的电流密度,解决边缘效应导致的镀层厚度均匀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镀钛网结构及具有该电镀钛网结构的电镀设备。
背景技术
电镀工艺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其他金属或合金薄层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他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其中,水平式薄膜电镀采用双边夹点的方式,电流在镀件的两边向中间传导,阴极电流密度由两边向中间递减,镀件的厚度随着两边向中间递减,造成镀件的镀层厚度在幅宽方向为“抛物线”形状,存在镀件幅宽方向的均匀性差的问题。而现有的技术方案是针对阳极采取细分为多个阳极板块的方式,通过调节各个阳极板块的电流平均分配阴极的电流密度,从而解决镀层不均匀性的问题。但是此方案中前后阳极板块排列一致,使得每个阳极板块都具有边缘效应,而边缘的电流密度大于中间的电流密度,导致一部分固定的区域镀层厚度厚而另一部分固定区域的镀层厚度薄,从而造成镀件的镀层厚度在幅宽方向为“波浪线”形状,即依旧无法解决镀层厚度均匀性差的问题。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镀钛网结构,可将前后方向上的电流密度达到互补的效果,从而改善幅宽方向上镀件镀层均匀性差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镀钛网结构,包括:多个菱形阳极钛网,多个所述菱形阳极钛网呈多排多列分布且每个所述菱形阳极钛网的中心均设有第一电源接入点3,每排的相邻两个所述菱形阳极钛网的第一对角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排所述菱形阳极钛网在与所述第一对角线平行的方向上交错分布,每列的相邻两个所述菱形阳极钛网的第二对角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列所述菱形阳极钛网在与所述第二对角线平行的方向交错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镀钛网结构,将阳极板构造为多个菱形结构,将X向上及Y向上的多个菱形阳极钛网依次顺序连接,使得每个菱形阳极钛网能够“角”对“角”连接。以及,在相邻的两个菱形阳极钛网中穿插一个菱形阳极钛网,从而拼凑成交错分布的多个菱形阳极钛网。由此,利用布局及构造以平衡菱形阳极钛网的电流密度,从而解决边缘效应导致的镀层厚度均匀性差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镀钛网结构,相邻两排所述菱形阳极钛网中的一排所述菱形阳极钛网的第一对角线与另一排所述菱形阳极钛网的一个顶点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列所述菱形阳极钛网中的一列所述菱形阳极钛网的第二对角线与另一列所述菱形阳极钛网的一个顶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镀钛网结构,多个所述菱形阳极钛网中的任意两个所述菱形阳极钛网的构造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镀钛网结构,多个所述菱形阳极钛网呈M排N列分布,且满足:M≥3,N≥3。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镀钛网结构,还包括:第一半菱形阳极钛网,所述第一半菱形阳极钛网位于最外侧的一排所述菱形阳极钛网的相邻两个所述菱形阳极钛网之间,所述第一半菱形阳极钛网的外侧边沿的中心设有第二电源接入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镀钛网结构,所述第一半菱形阳极钛网为所述菱形阳极钛网沿所述第一对角线分隔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33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加式移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暖通管道减震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