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硫酸钴蒸发结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230354.4 | 申请日: | 2022-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23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权;王松辉;施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雄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9/02;B01D1/30;C01G51/10 |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陈杰 |
| 地址: | 226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 蒸发 结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硫酸钴技术领域的硫酸钴蒸发结晶装置,包括蒸发炉,蒸发炉的内壁开设内腔,内腔的内壁均匀设置多个电加热管,蒸发炉包括一个外炉壁和一个内炉壁,内炉壁设置于靠近内腔的一端,外炉壁设置于远离内腔的一端,外炉壁和内炉壁之间开设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设置电加热块,内腔的顶部呈贯穿式开设。通过蒸发炉配合内腔、电加热管和电加热块对硫酸钴溶液进行高压蒸发作业,同时在作业时,可对内腔内的温度及压力进行实时监测,从而确保硫酸钴溶液蒸发结晶工序时,蒸发炉的安全运行,同时通过高温、高压环境对硫酸钴溶液进行蒸发,增加硫酸钴的结晶过程,从而提高硫酸钴制备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硫酸钴技术领域,具体是硫酸钴蒸发结晶装置。
背景技术
硫酸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为玫瑰红色结晶性粉末,主要用于陶瓷釉料和油漆催干剂,也用于电镀、碱性电池、生产含钴颜料和其他钴产品,还可用作催化剂、分析试剂、饲料添加剂、轮胎胶粘剂、立德粉添加剂等。
在硫酸钴制备过程中,需要对硫酸钴溶液进行蒸发,使其结晶,从而得到硫酸钴晶体。在现有的硫酸钴蒸发结晶时,均使用常见的蒸发设备对硫酸钴进行蒸发作业,而常见的蒸发设备仅能对硫酸钴溶液起到正常的加热效果,若想要蒸发作业后的硫酸钴结晶,则需要等待30个小时以上,方能结晶,从而导致硫酸钴制备时的蒸发及结晶时间过程,严重降低硫酸钴的制备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硫酸钴蒸发结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硫酸钴蒸发结晶装置,包括蒸发炉,蒸发炉的内壁开设内腔,内腔的内壁均匀设置多个电加热管,蒸发炉包括一个外炉壁和一个内炉壁,内炉壁设置于靠近内腔的一端,外炉壁设置于远离内腔的一端,外炉壁和内炉壁之间开设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设置电加热块,内腔的顶部呈贯穿式开设,内腔的顶部设置顶端密封盖,通过蒸发炉对硫酸钴溶液进行蒸发作业时,通过内腔对硫酸钴溶液进行承载,同时通过蒸发炉增加内腔内的压力,通过电加热管和电加热块对硫酸钴溶液进行加热,配合高压环境,增加硫酸钴的结晶过程,从而缩短硫酸钴溶液蒸发、结晶的时间,直接提高硫酸钴的制备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顶端密封盖设置进水管,顶端密封盖远离进水管一端的顶部设置进料管,顶端密封盖远离进料管一侧的顶部设置蒸汽排放管,通过进水管可向内腔内填充水,同时通过进料管向内腔内注入硫酸钴溶液,同时硫酸钴结晶结束后,可通过蒸汽排放管将内部蒸汽排放出去,同时蒸汽排放管可充当泄压管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进水管、进料管和蒸汽排放管靠近顶端密封盖的一端均与顶端密封盖贯穿连接,进水管、进料管和蒸汽排放管的顶端管壁均设置电控阀,进水管和进料管位于电控阀底端的关闭均设置流量计,通过电控阀控制管道的开启或封闭,同时通过流量计对注入的水或溶液流量进行统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顶端密封盖远离进料管一端的侧壁设置温度表,温度表贯穿过顶端密封盖一端的侧壁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温度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通过温度表配合温度计对内腔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向外进行显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顶端密封盖远离温度表的一侧设置压力表,压力表贯穿过顶端密封盖的一端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压力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通过压力表和压力计对内腔内的压力进行检测,并向外进行显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蒸发炉的外壁设置固定环,固定环的底部均匀设置多个支撑柱,通过固定环和支撑柱对蒸发炉进行连接和支撑,确保蒸发炉的工作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蒸发炉一端的底端侧壁设置排水管,排水管与蒸发炉贯穿固定连接,通过排水管可将内腔内蒸发结束后的废水排出,同时排水管可接入硫酸钴制备废水处理设备,从而对硫酸钴蒸发结晶废水进行净化、过滤后排放,减少硫酸钴制备废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雄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雄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303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