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备PET粘合剂的热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25525.4 | 申请日: | 202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45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郑逸良;程振朔;姚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东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6/00 | 分类号: | B01J6/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刘洋 |
地址: | 2427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pet 粘合剂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粘合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制备PET粘合剂的热熔机构,包括速熔管道、保温管道、第一通料组件、排出头、第二通料组件和控制盒,速熔管道内设有速熔区,速熔管道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螺旋加热管,速熔管道的尾部设有封管盖,保温管道内设有保温区,所述第一通料组件用于将速熔管道内的聚酯粘合剂通入到保温管道内,第二通料组件用于将保温管道内聚酯粘合剂通入到排出头内,速熔管道与保温管道通过第一通料组件连接,保温管道通过第二通料组件与排出头固定连接。本实用能够有效避免聚酯粘合剂由于一直加热而发生老化,甚至发生失效的情况,且操作方便,无需始终通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粘合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制备PET粘合剂的热熔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聚酯材料无法使用普通胶水粘接,能够粘接的胶水种类较少,而且大部分都是液体胶水,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固化会影响工期,或者有些胶水气味较重,不够环保。
目前,由于PET粘合剂具有无味无污染的优点,因此PET粘合剂逐渐运用于粘接PET、PBT等聚酯材料。PET粘合剂的原料为固体粉末或颗粒,避免了普通热熔胶棒的局限性,在使用时是将固定粉末或颗粒放入到热熔的设备中进行加热,加热后原料变为液体,然而传统的用于制备PET粘合剂的热熔设备体积较大,这样不仅使用不方便,而且未使用的PET粘合剂在热熔设备一直加热可能发生老化,甚至造成PET粘合剂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传统的用于制备PET粘合剂的热熔设备体积较大,这样不仅使用不方便,而且未使用的PET粘合剂在热熔设备一直加热可能发生老化,甚至造成PET粘合剂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PET粘合剂的热熔机构,通过设有速熔管道的手持设备对固体粉末进行即时加热,小巧便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备PET粘合剂的热熔机构,包括:速熔管道、保温管道、第一通料组件、排出头、第二通料组件和控制盒,所述速熔管道内设有速熔区,所述速熔管道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螺旋加热管,所述速熔管道的尾部设有封管盖,所述保温管道内设有保温区,所述第一通料组件用于将速熔管道内的PET粘合剂通入到保温管道内,所述第二通料组件用于将保温管道内PET粘合剂通入到排出头内,所述速熔管道与保温管道通过第一通料组件连接,所述保温管道通过第二通料组件与排出头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盒设置在速熔管道的外壁上,且螺旋加热管与控制盒电性连接;速熔管道能够通过螺旋加热管将位于速熔区内的固体粉末进行速熔变为高温的PET粘合剂,之后PET粘合剂通过第一通料组件以及利用自身重力能够通入到保温管道内,保温管道能够对高温的PET粘合剂进行保温,当需要排出PET粘合剂,直接通过第二通料组件以及PET粘合剂自身重力从排出头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料组件包括前封板和第一转动套,所述前封板上设有若干个等角度设置的第一对接孔,所述第一转动套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对接孔衔接配合的第二对接孔,所述前封板固定连接在速熔管道的头部,所述第一转动套固定连接在保温管道的尾部,且第一转动套转动设置在前封板上;转动第一转动套,直到所有第二对接孔与第一对接孔对接后,速熔区内的高温PET粘合剂能够进入到保温区内。
进一步地,所述前封板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套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限位转动环转动配合的第一内凹转槽;利用第一限位转动环和第一内凹转槽的转动配合来避免速熔管道和保温管道意外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料组件包括封帽和第二转动套,所述封帽设有第三对接孔,所述第二转动套上设有若干个第四对接孔,所有第四对接孔的孔径依次增大,所述封帽固定连接在保温管道的头部,所述第二转动套固定连接在排出头的尾部,且第二转动套转动设置在封帽上;转动第二转动套,直到其中一个第四对接孔与第三对接孔对接后,保温区内的PET粘合剂能够进入到排出头内并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东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东远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255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料设备自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前叉喷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