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件密封性能评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221676.2 | 申请日: | 2022-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15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刘艳芳;周晓瑜;肖建军;王冲文;戈帆;赵远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芜湖市昌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3 | 代理人: | 袁文彬 |
| 地址: | 650214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中***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件 密封 性能 评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件密封性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密封件密封性能评价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上表面安装有密封检测装置,通过密封检测装置、壳体、气罐与压力传感器,快速安装密封件本体进行测试,缩短了试验时间,提高了测试试验的效率,并且通过压力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和压力记录仪表,检测的气压下降越大,密封件密封性能越差,极大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对试验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和劳动强度;实现了评价装置的可持续检测,同时通过控制器传递控制各部件,实时监测壳体内腔的气压变化,避免了人工检测时中途发生泄漏现象,无法及时发现,降低了密封件检测评价的误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件密封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件密封性能评价装置。
背景技术
密封件是防止流体或固体微粒从相邻结合面间泄漏以及防止外界杂质如灰尘与水分等侵入机器设备内部的零部件的材料或零件,国内外充油电力设备用密封件包括丙烯酸酯橡胶、丁腈橡胶、氟橡胶、氟硅橡胶、氢化丁腈橡胶等密封制品,不同种类的橡胶密封件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适用环境、适用设备和适用介质。密封效果除了与密封件的材料有关,还与密封件的安装情况、使用温度有关,相同的密封材料在不同的使用温度、压缩比、填充率等条件下,密封性能也有所不同。
目前的试验检测方法主要侧重于材料性能的检测,对密封件泄漏监测的判断的方法和手段还主要是以人为主动检查为主,会存在以下弊端:组装密封件测试装置的过程较为繁琐,测试效率低下,并且在内部密封介质不易观察或有细微泄漏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现密封缺陷,又由于泄漏检测对环境温度及时间要求较高,试验所需时间较长,若中途发生泄漏现象,无法及时发现,浪费时间,无法准确的发现泄漏时机,不利于对密封件性能的分析。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密封件密封性能评价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设备对密封件的密封性性能检测,对密封件的拆装效率较高,同时添加温度环境和时间的测试,对密封件进行检测,相较于人工检查,机械设备检测的数据更加准确,避免人工检查产生较大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件密封性能评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组装繁琐、测试效率低下,无法检测温度及时间对密封件的影响,对密封件的检测效率较低,检测的密封性误差值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件密封性能评价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安装有密封检测装置,且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和压力记录仪表,且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无线感应区,所述壳体内腔底部安装有底板,且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防护框、电源本体、无线充电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且电源本体设置在防护框内侧;
所述密封检测装置包括底环和封盖,且底环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封盖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密封槽,且第一密封槽与第二密封槽之间均嵌有密封件本体,所述壳体内腔的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且壳体内腔的顶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丝。
优选的,所述电源本体分别与控制器、数据传输模块、无线充电模块、控制面板、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力记录仪表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与控制面板相对一侧开设有通孔,且壳体与控制面板相对一侧安装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上表面安装有止逆阀,所述密封块的一侧开设有通气孔,且通气孔的一端连通有导气管,且导气管的侧壁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导气管远离密封块的一端连通有气罐。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气罐内气体为氮气,所述导气管通过通气孔和通孔与壳体内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电源本体与加热丝电性连接,且加热丝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加热丝通过多组定位件固定在壳体内腔顶部,且加热丝呈环形设置,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测压孔,所述加热丝的内径大于测压孔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216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导光百叶窗
- 下一篇:一种煤矿井下掘进用送风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