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针输液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15331.6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27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39/10;A61M39/2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恒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88 | 代理人: | 史亮亮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针输液接头,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注射接口和输出接口,壳体内侧设有可连通注射接口和输出接口的容置通道,容置通道内设有阀体和弹性复位结构,阀体可沿容置通道的延伸方向移动,弹性复位结构设于阀体和输出接口之间;阀体包括阀杆以及分别设置于阀杆两端的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容置通道包括沿注射接口到输出接口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密封段、第一流通段、第二密封段、第二流通段,第一塞体可移动切换于第一密封段和第一流通段内,第二塞体可移动切换于第二密封段和第二流通段内。有益效果:患者血液不容易回流到静脉留置针内,不容易导致静脉留置针堵塞,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针输液接头。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医疗护理技术中,为了减轻患者在长期治疗中反复进行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一般会采用静脉留置针,而静脉留置针与注射器之间一般通过无针输液接头来连接,注射器通过无针输液接头和静脉留置针将注射液输入患者体内。
现有的无针输液接头,包括壳体和阀体,壳体上设有注射器接口和输出接口,阀体内设置有可连通注射器接口和输出接口的输液通道,阀体的靠近注射器接口的一端设有可开闭的输液入口,当注射器插入注射器接口内并轴向挤压阀体,阀体的轴向移动,通过阀体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配合,输液入口打开,使得注射液能够通过输液通道流向静脉留置针。但是当医护人员将注射器抽离后,在壳体内的复位结构的作用下,阀体复位,并且输液入口关闭,使得输液通道内形成负压,部分注射液回流,造成血液回流到静脉留置针内的现象,血液在静脉留置针内容易凝固,进而导致静脉留置针堵塞,影响了治疗效果,而且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无针输液接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射器抽出时,无针输液接头内形成负压容易导致患者血液回流至静脉留置针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针输液接头,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注射接口和输出接口,壳体内侧设有可连通注射接口和输出接口的容置通道,容置通道内设有阀体和弹性复位结构,阀体可沿容置通道的延伸方向移动,弹性复位结构设于阀体和输出接口之间;阀体包括阀杆以及分别设置于阀杆两端的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容置通道包括沿注射接口到输出接口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密封段、第一流通段、第二密封段、第二流通段,第一塞体可移动切换于第一密封段和第一流通段内,第二塞体可移动切换于第二密封段和第二流通段内,使得:注射器插入注射接口时,注射器挤压阀体,阀体往输出接口移动并压缩弹性复位结构,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分别移动至第一流通段和第二流通段内,注射液从注射接口和第一塞体之间流动至输出接口;注射器从注射接口抽出后,弹性复位结构对阀体施加复位弹力,使阀体往注射接口移动并复位,在阀体的复位过程中,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分别位于第一密封段和第二流通段内,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之间的注射液至少部分流动至第二塞体和输出接口之间;阀体复位后,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分别位于第一密封段和第二密封段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注射器抽出之后,弹性复位结构向阀体施加朝向注射接口的复位弹力,使得第一塞体从第一流通段移动至第一密封段,令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之间的注射液无法流向第一塞体和注射接口之间。而在阀体的复位过程中,第二塞体仍处于第二流通段内,阀体在向注射接口移动时,在第二塞体和输出接口之间会形成负压,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之间的至少部分注射液流向第二塞体和输出接口之间,将第二塞体和输出接口之间的负压减小或消除,甚至形成正压,使得患者血液不容易回流到静脉留置针内,不容易导致静脉留置针堵塞,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优选地,第一流通段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条沿容置通道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流通槽,第一塞体位于第一流通段时,注射液从注射接口和第一塞体之间经第一流通槽流向第二密封段。使用第一流通槽作为注射液流经的通道,有利于在保证注射液能够流通的同时,使得第一塞体在第一密封段和第一流通段之间的移动切换更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15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艾灸盒
- 下一篇:一种电感器温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