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09386.6 | 申请日: | 202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60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翀;杨庆;明金洋;赵俊光;郭文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3/30;C02F1/78;C02F1/461;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朱伟军;耿慧敏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降解 有机 废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分体式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依次连通的水箱、一级物化生化处理系统和二级物化生化处理系统;
所述一级物化生化处理系统包括铁碳微电解处理装置和设置在所述铁碳微电解处理装置内的厌氧处理装置;所述铁碳微电解处理装置与所述铁碳微电解处理装置连通;
所述二级物化生化处理系统包括臭氧氧化处理装置和设置在所述臭氧氧化处理装置内的好氧处理装置;
所述臭氧氧化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厌氧处理装置和所述好氧处理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微电解处理装置为筒状,其中心形成臭氧氧化处理装置容置腔,其侧壁内形成铁碳微电解反应腔;所述铁碳微电解反应腔内由上至下设有多个带孔隔板,相邻的两个带孔隔板之间设有铁碳填料;所述铁碳微电解反应腔的壁面上设有铁碳微电解处理装置进水口和铁碳微电解处理装置排水口,所述铁碳微电解处理装置进水口与所述水箱的排水口连通;所述铁碳微电解处理装置排水口与所述厌氧处理装置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处理装置为柱状体,其密封连接在所述铁碳微电解处理装置的所述臭氧氧化处理装置容置腔内,且所述厌氧处理装置内部形成厌氧反应腔;所述厌氧反应腔内设有厌氧活性污泥;所述厌氧反应腔的壁面上设有厌氧处理装置进水口、厌氧处理装置排水口和厌氧处理装置排泥管;所述厌氧处理装置进水口与所述铁碳微电解处理装置排水口之间通过第一单向阀连通,所述厌氧处理装置排水口与所述臭氧氧化处理装置连通,所述臭氧氧化处理装置排泥管与污泥收集装置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腔内还设有用于搅拌所述厌氧活性污泥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与电动搅拌机控制阀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与所述铁碳微电解处理装置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关阀和第一水泵;所述厌氧处理装置与臭氧氧化处理装置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开关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氧化处理装置为筒状,其中心形成好氧处理装置容置腔,侧壁内形成臭氧反应腔;所述臭氧反应腔内设有第一微孔曝气盘;所述第一微孔曝气盘通过第三管道连通臭氧源,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臭氧气泵;所述臭氧氧化处理装置的壁面上设有臭氧氧化处理装置进水口和臭氧氧化处理装置排水口;所述臭氧氧化处理装置进水口与所述厌氧处理装置排水口连通;所述臭氧氧化处理装置排水口与所述好氧处理装置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处理装置为柱状体,其密封连接在所述臭氧氧化处理装置的好氧处理装置容置腔内;所述好氧处理装置的内部形成好氧反应腔,所述好氧反应腔内设有第二微孔曝气盘;所述第二微孔曝气盘通过第四管道连通氧源,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氧气泵;所述好氧处理装置的壁面上设有好氧处理装置进水口、好氧处理装置排水口和好氧处理装置排泥管;所述好氧处理装置进水口与所述臭氧氧化处理装置之间通过第二单向阀连通;所述好氧处理装置排水口用于与水体连通;所述好氧处理装置排泥管与污泥收集装置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处理装置的壁面上还设有厌氧废气排气口,所述厌氧废气排气口与废气收集装置连通;所述臭氧氧化处理装置的壁面上还设有臭氧废气排气口,所述臭氧废气排气口与臭氧收集装置连通;所述好氧处理装置的壁面上还设有好氧反应废气排气口,所述好氧反应废气排气口与好氧反应废气收集装置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应腔内还设有DO测定头,所述好氧反应腔外还设有DO测定仪,所述DO测定头与所述DO测定仪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设有第一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一气体流量计位于所述臭氧气泵的出口处;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二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二气体流量计位于所述氧气泵的出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093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木果油制备用烘干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力储能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