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碗状低频振子一模两出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05036.2 | 申请日: | 202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36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沙桂华;陈辉;何青青;缪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灿电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D35/04;B22D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万小侠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频 振子一模两出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碗状低频振子一模两出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浇铸板、上模座、上模具、下模具和下模座;所述浇铸板、上模座、上模具、下模具和下模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通过在浇铸板与上模座之间设置缓冲型腔,在进行浇铸时可保证浇铸液能够充分的进入到碗状低频振子浇铸腔内;此外,采用双浇道结构,一模两出,双浇道位于浇铸口两侧,保证金属液均匀进入浇铸腔;通过在下模座和下模具上设置脱模顶针孔通过脱模顶针板推动脱模顶针在完成浇铸后的脱模十分方便;该成型模具一模两出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废料的产出,提高了金属液的填充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频振子成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碗状低频振子一模两出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碗状低频振子是用于天线上的低频辐射模块,碗状低频振子的成型一般采用的浇铸成型的方式,常见的碗状低频振子浇铸成型采用的一模一出的方式,效率低,一模一出耗材多,能源浪费多;因此,需要一种碗状低频振子的一模多出的模具结构,减少浇铸成型后的型材浪费和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碗状低频振子一模两出成型模具,能够解决一般的碗状低频振子成型模具一模一出成型效率低,型材废料多浪费资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碗状低频振子一模两出成型模具,碗状低频振子包括四个对称设置的低频振子臂,四个低频振子臂基部连接环形底座,进而构成一个碗状结构,每个低频振子臂的长轴与水平方向呈45°夹角,相邻的低频振子臂之间连接构成一个极化;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浇铸板、上模座、上模具、下模具和下模座;所述浇铸板、上模座和下模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所述浇铸板上位于中心位置开有浇铸口;所述浇铸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缓冲上型腔;
所述上模座设置在浇铸板的下方;所述上模座的上表面上开有一缓冲下型腔,且该缓冲下型腔与浇铸板的缓冲上型腔配合形成缓冲型腔;所述缓冲下型腔内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一对浇道,该对浇道贯穿上模座设置;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上开有容纳上模具的上模具腔;
所述上模具设置在上模座下表面上模具腔内,且上模具的下表面与上模座的下表面齐平;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与上模座上一对浇道对应的一对成型浇口;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上在成型浇口处设置有与成型浇口导通的碗状低频振子成型凹腔;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上位于碗状低频振子成型凹腔的四周设置有模具定位凹槽;
所述下模具设置在上模具的下方,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上模具下表面上碗状低频振子成型凹腔配合的碗状低频振子成型凸起;该碗状低频振子成型凸起与碗状低频振子成型凹腔配合形成碗状低频振子浇铸腔;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上位于碗状低频振子成型凸起四周设置有与模具定位凹槽配合的模具定位凸起,实现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定位导向;
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设置开有容纳下模具的下模具腔;所述下模具设置在下模座的下模具腔内,且下模具的上表面与下模座的上表面齐平;所述下模具上与下模座上均设置有贯穿下模座和下模具的脱模顶针孔。
进一步的,所述四个低频振子臂形成的方形口径边长为120mm,低频振子臂顶端距底端的竖直距离为70mm。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且支撑座设置有脱模顶针板,通过在脱模顶针板上设置脱模顶针,将脱模顶针伸入到下模座和下模具内,实现在完成浇铸后的顶出脱模。
进一步的,所述浇铸板、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定位销孔,且定位销孔内设置有定位销连接浇铸板、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锁紧销连接上模座与下模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灿电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灿电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05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