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间孔镜镜下双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92519.3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66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邹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海涛 |
主分类号: | A61B1/317 | 分类号: | A61B1/317;A61B1/012;A61B1/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清科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9 | 代理人: | 朱红涛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三亚***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椎间孔镜镜下 双通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间孔镜镜下双通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椎间孔镜镜下双通道包括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径大于第二管道的管径,所述第一管道侧壁一端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管道侧壁一端沿其轴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相适配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的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底部开口均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管道顶部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间孔镜镜下双通道。
背景技术
椎间孔镜与脊柱内窥镜类似,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可以平可以斜的方式)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在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做手术,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
现有的椎间孔镜的镜下通道多为单管通道,在手术的过程中,医生通过单管通道进行观察操作。
现有的单管道在手术过程中容易遮挡医生的视线。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椎间孔镜镜下双通道,以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椎间孔镜镜下双通道,包括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径大于第二管道的管径,所述第一管道侧壁一端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管道侧壁一端沿其轴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相适配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的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底部开口均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管道顶部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缺口沿所述第一管道轴向完全贯穿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缺口沿所述第二管道的轴向完全贯穿第二管道,且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通过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对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缺口下端面距离所述第一管道底部1公分,所述第二缺口下端面距离所述第二管道底部1公分,所述第一管道未被第一缺口贯穿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管道未被第二缺口贯穿的部分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的两侧均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底部的倾斜角度为45°。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道的内径为8mm,管壁厚度为1mm,第二管道的内径为6mm,管壁厚度为1mm。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均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通过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固定在一起,让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形成半融合的结构,并在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形成一个可视的间隙,当放入内镜系统时,操作时可在大管道向小管道直视下操作留置入冲洗引流管到达靶向位置,并在直视下退出内镜系统,因为是双通道的半融合,也可避免单管通道下退出内镜系统时把引流管带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现有技术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海涛,未经邹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92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轮胎和车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弹簧架的脱模翻转结构